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图 本报融媒体记者 杨旭华 通讯员 陈雁飞 李昕

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的王滢淞暑假返乡后,本想着陪父母过一段温馨的假期生活。不料,7月下旬,家乡民权县新冠疫情突然爆发,25日全县进入静默状态。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形势,王滢淞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加入到王庄寨镇的疫情防控工作,成为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以一名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为家乡抗疫工作贡献青春力量。

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王滢淞积极宣传引导乡亲们科学认识疫情,与王北村的志愿者们一起走街串巷、认真排查静默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耐心劝导乡亲不要外出,疏导大家的抑郁压抑心理,宣传疫情防控科学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疫情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也考验着王滢淞的责任与担当。7月29日,王滢淞根据村委领导安排,配合疾控医务人员进行核酸检测。他用青年人的勇气和担当,迅速投入战斗,快速地学会了核酸检测扫码、登记、保存等流程。每天早晨4点多就来到村委报到,与医护人员一起走家串户进行核酸检测。他们这一组负责的有230多户,638人。他们穿着密封的防护服,沿着乡村凸凹不平的小路挨家挨户敲门、喊人、扫码、检测。等完成他们负责的群众检测工作后,已是中午12点了,有时竟拖到午后2点多。为了赶时间,中途也没时间休息、也顾不上吃饭。在此期间,除了劳累、饥饿,更难以忍受的是防护服内的高温和酷热,全身就像洗桑拿一样。尽管如此,他仍然和其他人员一起以热情和耐心安全、高效地完成了核酸检测工作,赢得乡亲们和疾控医务人员的一致好评。

核酸检测结束后,王滢淞又主动申请到王庄寨镇教育系统负责的疫情防控卡点值岗,顶烈日,冒酷暑,严查过往车辆和人员的通行证明,劝阻附近群众的私自外出,确保静默措施的有效实施。

8月4日,看到民权县慈善总会发起的“‘疫’路同行 守护家园”的募捐倡议后,王滢淞便毫不犹豫地通过民权县慈善总会公众号捐出平时节省下来的生活费200元,以表自己的拳拳之心。

平凡铸就伟大,危难彰显本色。王滢淞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强国有我”的时代风貌,诠释了“负责任,敢担当,勇奉献”的精神追求,彰显出一名大学生、一名青年志愿者的风采、责任与担当。

来源:商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