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从5日举行的泰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传出消息,作为全省唯一的“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城市”,泰州已启动相关建设,未来三年将基本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新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底,生态环境部在全国挑选21个地区作为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泰州是全省唯一试验区。

“泰州市地下水埋藏较浅,且地处江淮之间,地下水生态环境特征在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地区极具典型代表性。”泰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吴小平说,入选全国试点后,该市邀请专家团队,对全市地下水重点污染源、污染状况开展调研,并组织编制试验区建设方案,报生态环境部土壤中心备案。

目前,泰州相关试验工作已经启动,且取得阶段性成果。比如,划定污染防治分区。通过对全市工业企业、规模化养殖场、垃圾填埋场等六类531个污染源展开摸底调查,开展了200个地下水建井采样和检测工作,初步划定全市285个地下水污染防治优先保护区、风险管控区、治理修复区、重点防控区。根据企业污染源情况、污染途径、地下水超标等情况,泰州确定了57家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明确管理要求,建立动态更新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监测数据反馈,今年上半年,泰州地下水水质稳中向好,区域国考点V类水数量由6个减少为4个,兴化市安洲村点位由V类提升为III类。”吴小平说。

根据试验区建设规划,未来3年,泰州将完成4个示范,开展3个探索,建立2个体系,建设1个平台,全面提升地下水环境质量。其中,4个示范,即重点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或治理修复示范、固废堆填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或生态修复示范、油气田回注过程地下水污染渗源管控或污染防治示范、废弃矿井治理工程示范。以重点化工园区为例,泰州将以现有的9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开发区为重点,逐步开展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建立“一园一档”基础信息资料,分类差异化提出园区地下水环境监测、源头预防等“一园一策”防治方案。3个探索,即探索农业面源污染管控及修复、探索地下水与地表水-土壤污染协同防、探索创新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政策。2个体系,是建立泰州地下水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泰州地下水生态环境监测体系。1个平台,是建立地下水环境质量管理监测预警平台。

据悉,到2024年泰州将完成试验区建设任务,基本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新模式,建成泰州地下水生态环境监管平台,全面提升泰州市地下水污染防治监管能力。

通讯员 李玺 徐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介铸

编辑: 王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