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董颖钰)“这项工作是一项漫长而持久的工程。从我二十几年前从美国博士后毕业回国后就开始一步一步开展并逐步完善。”6月2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院长、第四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获得者马骏教授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4日,马骏教授在北京领奖。受访者供图

6月24日,由马骏教授团队领衔的“鼻咽癌精准防治策略的创立及推广应用”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过去二十年间,他带领团队研究鼻咽癌的发病、局部侵犯与淋巴结转移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成了包含筛查、诊断分期、放疗和化疗在内的鼻咽癌精准防治策略。

这项针对鼻咽癌的精准防治策略,在国内实现了多项突破。马骏教授介绍,首先,团队建立了EB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抗体鼻咽癌筛查新方案,使得高发区筛查人群早诊率从20.6%提高到79.0%,5年生存率从64.5%提高到95.7%,被纳入国家卫健委癌症早诊早治规范。

同时,团队明确了化疗联合放疗的合适时机及方案,创立了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增效新模式,5年生存率从78%提高到88%。

除此之外,团队还制定了缩小放射治疗范围和豁免同期化疗的减毒治疗新策略,使治疗后遗症发生率从46%降低到17%,被14个国家共同制定的国际鼻咽癌精确放疗指南采纳。

“这个项目最大的亮点就是实用性强。”马骏教授介绍,目前团队关于鼻咽癌临床分期、增效减毒治疗的研究成果已经写入了国际和国内的多项临床指南中,包括《中国-美国临床肿瘤学会鼻咽癌临床诊治国际指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鼻咽癌诊疗指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骏教授(中)阅片。医院供图

在国际上,马骏教授还受邀为《柳叶刀》杂志撰写专题研讨,向全球全科医生介绍鼻咽癌的诊疗规范及进展。这是该医学顶刊创刊近200年来首次刊发由中国内地学者完成的以特定疾病为主题的专题研讨,提高了中国鼻咽癌诊疗的国际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