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在宫廷政变中创建新王朝的开国皇帝,萧道成与曹丕、司马炎、刘裕一样,都要玩一套“禅让”的把戏,这已不算稀罕了;而为了自己的这个新王朝,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对前朝皇室大开杀戒,则亦有刘裕之先例,诚如其亲信王敬则在逼迫小皇帝刘准退位时说的那样:“当初你们刘家夺取司马家天下时,也是这么干的。”不过平心而论,萧道成在位期间大力提倡节俭,纠正奢侈之风,注意减免—些赋役,安抚流民还乡生产,整顿户籍,修建学校,“精选儒官,广延国胄”,对东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他常常说:“使我治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土同价。”(《南齐书·高帝纪下》)对他的这句话,柏杨先生评价颇高:

“中国帝王群中,有这种抱负的人,少之又少。萧道成先生不是一个有才干的人,只是被暴政推动,遂坐上皇帝宝座,世代荒淫奢侈的政风下,他能念及苍生;而且,他也确实一步一步实践,我们认为他是英明之主,南北朝时代百余年中,少数值得怀念尊敬的君王之一。”

遗憾的是,萧道成的这种抱负,已经注定不可能实现了。

萧道成是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生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升明三年(公元479年)四月登基称帝、将年号改为建元元年时,已经53岁了。仅仅3年之后,建元四年三月,萧道成因病去世,享年56岁,被谥为“太祖高皇帝”,后人称之为“齐高帝”。当然,即使他再多活7年、17年乃至27年,做满10年、20年乃至30年皇帝,也不大可能使得“黄金与土同价”吧?倘若他的抱负、理想能够变成现实,则南齐王朝的“建元之治”将使什么“文景之治”、什么“贞观之治”、什么“开元盛世”都黯然失色了。然而具有这种抱负的皇帝,而且也确实施行了一些惠民之政的皇帝,还是应该给予肯定的。不过,在位时间只有短短三年,能做的事情实在太少,而要做的事情又实在太多,这毕竟是萧道成的一大遗憾。

萧道成死后,其长子、比父亲只小13岁的皇太子萧赜(音zé)即位,第二年改元“永明”,是为齐武帝。齐武帝萧赜比较关心民间疾苦,即位的当月,就下诏说:“比岁未稔(音rěn),贫穷不少,京师二岸,多有其弊。遣中书舍人优量赈恤。”两个月后又下诏说:“顷水雨频降,潮流荐满,二岸居民,多所淹渍。遣中书舍人与两县官长优量赈恤。”(《南齐书·武帝纪》)第一道诏书是救济贫苦百姓,第二道诏书是赈恤遭遇水灾的居民。萧赜在位11年,于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七月病逝,享年54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位期间屡屡劝课农桑,多次减免租赋,还能注重学校教育、修建孔庙等。据《南齐书·良政传》所载:“永明之世十许年中,百姓无鸡鸣犬吠之警,都邑之盛,士女富逸,歌声舞节,袨(音xuàn)服华妆,桃花绿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盖以百数。”所谓“袨服华妆”,身穿华丽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也;司马光也在《资治通鉴》中说“永明之世,百姓丰乐,贼盗屏息”,虽然接下来又批评萧赜非常喜爱游乐饮宴,口头上对豪华浪费的事情一直表示痛恨,他自己却不能避免,可是作为一个皇帝,能够在十来年间把国家治理成一幅太平盛世的模样,对他的这点过失,老百姓大概是能够原谅、能够包容的吧?

(《高处不胜寒——皇帝与他的后妃儿女们》系列之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