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发布公告称,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与此同时,83城放松限贷,其中57城首套房首付比例下调至20%,33城二套房首付下调至30%。未来居民按揭贷款政策将如何演变?房地产市场又将如何走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2增速12%但社融/M2剪刀差走阔
房贷跌幅超60%,预示信贷需求羸弱

货币资金相较充裕,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依旧羸弱,社融-M2剪刀差走阔。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7.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3.7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社融-M2的同比增速剪刀差-1.3%,较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说明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依旧羸弱,金融市场的资金空转现象并未改善。

前7月居民房贷创同期新低,并有再度走弱的趋势。2022年1-7月,住户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17084亿元,创近年来同期新低,同比下降56%。具体而言,2、4两月居民房贷接连两次负增长,住户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分别减少459亿元和314亿元,这在历史上实属罕见。6月居民房贷似见筑底迹象,住户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4241亿元,同比跌幅收窄至18%。但7月居民房贷再度走弱,住户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1486亿元,环比下降65%,同比跌幅扩至63%。

究其原因不乏以下三方面因素:其一,市场信心缺失,受限于项目停工、断贷风险不断发酵,市场信心再度受挫。其二,房价预期转跌,“买涨不买跌”心理预期下,市场观望情绪愈加浓重。其三,市场需求及购买力透支,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连续5年保持在17亿平方米历史高位,而受疫情影响,居民就业及收入预期转降,月供还贷压力不断加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行4千亿MLF逆回购并降利率10BP
市场预期房贷亦将下调

中央定调稳地产,居民按揭适度松绑,体现于5年期以上LPR共计下调20个基点,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减20个基点,但诸如认房不认贷、全面下调首套及二套房首付比例等刺激性政策较难落地。具体而言,1月20日,央行公布1年期LPR降至3.7%,较上月下调1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降至4.6%,较上月下调5个基点,这是5年期以上LPR自2020年4月以来的首次下调。5月15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全国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调整为相应期限LPR减20个基点,二套房贷利率仍保持相应期限LPR加60个基点不变。5月20日,央行公布1年期LPR为3.7%,与前值持平,5年期以上LPR降至4.45%,超预期下调15个基点。

8月15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联系到LPR是在MLF基础上加点形成,市场普遍预期8月LPR利率将同步下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3城放松限贷二套首付低至三成
苏锡宁接力加入,执行约束力仍未一致

2022年以来,83城相继放松限贷,以便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内容:

其一,57城首套房首付比例下调至20%。例如兰州、贵阳、南通等,购买首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均下调至20%。又如淮北、池州、承德等,在房展会期间购房首付比例最低降至20%。

其二,44城实行认房不认贷。例如郑州、宜昌、肇庆等,首套贷款已结清再购买二套房,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又如太原、银川、襄阳等,首套贷款已结清再购买二套房,首付比例更是下调至20%。

其三,41城下调二套房首付比例,其中33城二套首付下调至30%。例如济南、沈阳、温州等,购买二套房首付比例调整至40%。又如南宁、西宁、绍兴等,购买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调整为30%。

放松限贷城市逐渐由弱二线及三四线城市向强二线城市扩容,苏州、南京等均下调二套房首付比例,以期支持相对充裕的改善性购房消费。例如苏州,二套、贷款已结清,首付比例由50%下调至30%,二套、贷款未结清,首付比例则由80%下调至60%。又如南京,传闻将下调二套房首付比例,但实际下调幅度尚未确定。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地方放松限贷政策并不具备法律效应,执行层面对商业银行没有硬约束,不同银行在执行上尚未形成一致性,尤其是对“二套房”认定标准的界定尚未改变,因而放松限贷的落地效果也就因城市而有明显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塑市场信心才是关键
建议严守底线保交楼、保主体并加码救市促销售

我们认为在经济稳增长的政策大环境下,稳地产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市场下行的三大核心问题依旧悬而未决,房地产市场真正回稳依旧面临较大不确定,短期甚至不排除二次探底的可能性。

受此影响,现阶段重塑市场信心更显关键,建议加快落地更大力度的救市政策组合拳,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政策内容:

其一,严守“保交楼”政策红线。首先,诸如武汉、长沙这类停工项目较多的城市,建议效仿郑州尽早设立房地产专项纾困基金,并适度调降纾困项目的门槛,最大程度保障停工项目都能尽早复工。其次,AMC包括中央5家和地方59家,在AMC中国华融率先纾困阳光集团之后,建议其他中央及地方AMC予以跟进,以期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促进问题房企有序出清。

其二,保市场主体,尽快恢复房企经营“造血”功能。首先,支持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对经营暂遇困难的房企,金融机构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其次,优化预售资金监管,优先用于支付工程费用、偿还开发贷等。再次,调降土地出让门槛,涉及降低土地竞买保证金,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等。

其三,持续加码需求端政策力度。评估现有救市政策效果,不难发现放松限购、限贷更利于拉动市场企稳。因此,除了一线城市限购政策仍需从紧执行之外,建议二线及三四线城市全面取消限购。与此同时,全面下调首付比例,建议参照央行规定的最低下限执行:不限购城市首套房首付最低2成,二套房首付最低3成;限购城市首套房首付最低3成,二套房首付最低4成。

理想情况下,在轮番政策暖风的作用下,市场信心或将逐渐恢复,房地产市场也将逐步回稳,但城市分化加剧:其一,上海、杭州、成都等市场热度有望惯性延续,成交或将高位保持。其二,广州、深圳、南京等一线及强二线城市有望在三季度市场逐渐企稳,南宁、沈阳、昆明等弱二线城市可能要到四季度市场才能真正稳住。其三,多数三四线城市市场或将艰难探底,成交或将持续低位运行,去库存将是今年市场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