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科—舌状花亚科(二):还阳参

8.鸦葱属

鸦葱属(学名:Takhtajaniantha)是菊科下的一个属,2020年从广义鸦葱属(Scorzonera)恢复属级地位,中文名仍使用“鸦葱属”。约175种,分布欧洲、西南亚及中亚,北非有少数种。我国有23种,主分布西北。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少半灌木或一年生。叶不分裂,全缘,叶脉平行,或羽状半裂或全裂。头状花序大或较大,同型,舌状,单生茎顶或少数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或聚伞花序,或沿茎排成总状花序,含多数舌状小花。总苞圆柱状或长椭圆状或楔状。花托蜂窝状,无托毛,但在某些种中有托毛。总苞片多层,覆瓦状排列,顶端无角状附属物或有些种中有角状附属物。舌状小花黄色,极少红色亦极少两面异色,顶端截形,5齿裂。花药基部箭头形。花柱分枝细,顶端急尖或微钝。瘦果圆柱状或长椭圆状,无毛或被微柔毛或长柔毛,有多数钝纵肋,沿肋有多数脊瘤状突起或无脊瘤状突起,顶端微收窄,截形,无喙或几无喙状。冠毛中下部或大部羽毛状,上部锯齿状,通常有超长冠毛3-10个,基部连合成环,整体脱落或不脱落。

(2)鸦葱

鸦葱(学名:Scorzonera austriaca)是菊科鸦葱属的植物。生长于海拔400-2000米的山坡、草滩及河滩地。分布于北京(妙峰山)、黑龙江(龙江)、吉林(通榆)、辽宁(丹东)、内蒙古(大青山)、河北(小五台山、涿鹿、涞水)、山西(霍县、沁县、五台山)、陕西(绥德)、宁夏(贺兰山)、甘肃(合水)、山东(昆嵛山)、安徽(淮河流域)、河南(内乡、伏牛山)。欧洲中部、地中海沿岸地区、俄罗斯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及蒙古也有分布。

9.婆罗门参属

婆罗门参属(学名:Tragopogon)是菊科下的一个属,为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50种,分布于东半球温带与热带地区。

(1)形态特征

多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有时具有根状茎。根颈裸露或被有鞘状或纤维状撕裂的残遗物。茎直立,不分枝或少分枝,无毛或被蛛丝状毛。头状花序同型,舌状,含多数舌状小花,单生于茎顶或枝端,大或相当大,植株含少数头状花序;花序梗在头状花序下部稍膨大或相当膨大或不膨大。总苞圆柱状;总苞片1层,5-14枚。花托蜂窝状,无毛。舌状小花两性,黄色或紫色,舌片顶端5齿裂。花柱分枝细长,花药基部箭头状。瘦果圆柱状,有5-10条高起纵肋,无瘤状突起或具瘤状突起,先端渐狭或急狭成短或长喙,极少无喙或喙极短。冠毛1层,羽毛状,污白色或黄色,基部连合成环,整体脱落,羽枝纤细,彼此纠缠,在与喙或瘦果连接处有蛛丝状毛环或无毛环,通常有5-10根的超长的冠毛,超长冠毛顶端糙毛状。

(2)婆罗门参

婆罗门参(学名:Tragopogon pratensis L.)是菊科,婆罗门参属二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中国新疆(和布克赛尔、塔城、吉木萨尔、伊吾、哈密、塔什库尔干)。欧洲、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有分布。生于山坡草地及林间草地,海拔1200-4500米。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种子发芽适温22℃,幼苗期适温25℃左右,植株既耐寒、又抗热,盛夏35℃左右可正常生长,成株地下部能耐-17℃低温,翌春复生。土壤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瘠薄板结的土壤会发生歧根、裂根、造成畸形,降低品质与产量。喜中性或偏碱性土壤,生长期需较多钾肥。较耐干旱,但是在肉质根膨大期需水较多,土壤湿度要求维持在65-80%。

性味:味甘;淡;性平。功能主治:健脾益气。主病后体虚;小儿疳积;头癣。

婆罗门参的肉质根以鲜食为佳,风味由于牛蒡,有浓郁的牡蛎香味,可以烤、炖、炸或作汤等。其中以切薄片挂蛋糊油炸味道鲜美,似鲜炸牡蛎。其根皮有切口时会溢出白色汁液,易迅速变褐,故需即切即做。除鲜食外,还可以储藏与加工。其嫩叶可做沙拉或炒食。

10.头嘴菊属(头嘴苣属)

头嘴菊属(学名:Cephalorrhynchus)是菊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约10种,主要分布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阿富汗、土耳其及高加索。中国已知有3种。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粗厚。茎单生,上部伞房状或伞房圆锥花序状分枝。头状花序同形,舌状,含舌状小花10-25枚,多数或少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或伞房圆锥花序。总苞钟状或宽圆柱状;总苞片3-4层,覆瓦状排列或不明显覆瓦状排列。舌状小花黄色、蓝色或紫色,少白色,舌片顶端5齿裂。花药基部附属物箭头;花柱分枝细。瘦果稍粗厚或压扁或纺锤形,边缘不加宽加厚,每面有4-6条高起细肋,被向上指的短毛及排列成横皱波状的稠密短直毛。外层冠毛极短,糙毛状,内层冠毛长,纤细,细锯齿状。

(2)头嘴菊

头嘴菊(学名:Cephalorrhynchus macrorhiza)是菊科头嘴菊属的植物。生于山谷、山坡林下、灌丛或草地,海拔2700-4000米。分布于云南(大理、丽江、鹤庆)、西藏(错那、加查、拉萨、工布江达、米林、吉隆、聂拉木、亚东)。印度西北部、克什米尔地区及锡金有分布。

11.毛鳞菊属

毛鳞菊属(学名:Melanoseris)为菊科的一属植物。原名为Chaetoseris。本属有18种,分布于中国西南部至锡金、不丹、尼泊尔。本属与主要分布于中亚及高加索的Cephalorrhynchus Boiss.接近,区别就在于本属的瘦果边缘加宽加厚。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叶羽状分裂或不分裂。头状花序同型,舌状,含舌状小花10-40枚,多数或少数在茎枝顶端排成圆锥状花序或总状花序或伞房花序。总苞钟状、长卵状或圆柱状;总苞片3-5层,覆瓦状排列或不明覆瓦状排列,外面沿中脉有1行扁刚毛或无毛。花托平,无托毛。舌状小花多数,10-40枚,红色或蓝色,少黄色或白色。花柱分枝细,花药基部附属物箭头形。瘦果黑色或褐色,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压扁,边缘加宽加厚,每面有3-6条高起的细钝纵肋,肋上或肋间有短毛,上部及边缘有上指的短硬毛,顶端急尖或渐尖成粗或细喙,喙长1.5-4毫米。冠毛2层,外层极短,糙毛状,或极退化以至无或几无外层短冠毛,内层长,白色,糙毛状、细锯齿状或髯毛状。

(2)毛鳞菊

毛鳞菊(学名:Melanoseris beesiana)也称紫毛毛鳞菊,是菊科毛鳞菊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生长于海拔3100-3640米的山坡林下、荒地及农田中。分布于四川(木里、冕宁)、云南(漾濞、中甸)、西藏(林芝、波密)。

12.粉苞菊属

粉苞菊属(学名:Chondrilla L.)是菊科下一个属,约30种,主要分布于中亚、北亚和欧洲。中国有9种,主要分布于新疆。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少二年生草本,自基部或自上部分枝。头状花序同形,舌状,含舌状小花5-13枚,少数,集生于枝端。总苞狭圆柱状;总苞片2-3层,不呈覆瓦状排列,外层极小,内层长,近等长,边缘膜质,外面被蛛丝状柔毛或近无毛,有时沿中脉有刚毛。花托平,无托毛。舌状花黄色,舌片顶端5齿裂。花柱分枝细长. 被稠密的乳突;花药基部附属物极短,全缘或撕裂。瘦果近圆柱状,有5条高起的纵肋,肋间有纵沟,上部或有自中部疣状或鳞片状突起,先端但在喙基部周围有5个全缘或3浅裂的膜质鳞片组成的齿冠,极少无齿冠。顶端有细喙,喙细丝状,或喙短粗,喙基部或基部以上有关节,在关节处,喙与冠毛一起脱落,或喙无关节,而喙不规则断裂。冠毛2-4层,白色,等长,单毛状或糙毛状。

(2)粉苞菊

粉苞菊(学名:Chondrilla piptocoma)为菊科粉苞菊属的植物。生长于海拔1100-3220米的河漫滩砾石地带。分布于新疆(乌鲁木齐、塔城、温泉、察布查尔、哈密、鄯善、乌恰、阿克陶、塔什库尔干、英吉沙)。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哈萨克斯坦也有分布。

13.沙苦荬属

沙苦荬属(学名:Chorisis)是菊科的一个下属,单种属,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朝鲜与中国。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无毛。茎匍匐,有短缩的节间,节生不定根。叶互生,有长柄,3-5掌状全裂。头状花序同型,舌状,有12-20枚舌状小花,单生或2-5个头状花序生自叶腋的短花序分枝上。总苞圆柱状,2-3层,外层小,卵形,内层长,线状长椭圆形。花托平,无托毛。舌状小花黄色,舌片顶端5齿裂。花柱分枝细,花药基部附属物箭头形。瘦果褐色,圆柱状,稍压扁,有10条高起的钝肋,无毛,顶端渐窄成粗喙。冠毛2层,白色,微粗糙。

(2)沙苦荬菜

沙苦荬菜(学名:Chorisis repens)是菊科沙苦荬属的植物。生长于海边沙地。分布于东北、河北(秦皇岛)、山东(牟平、烟台、青岛)、福建、台湾(淡水)、澳门。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朝鲜有分布。

14.岩参属

岩参属(学名:Cicerbita)是菊科下的一个属。该属共有约35种,分布欧洲、中亚及西南亚和喜马拉雅山区。中国有4种。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叶不分裂、羽状分裂或大头羽状分裂。头状花序同型,舌状,含舌状小花10-25(30)枚,极少含4-6枚舌状小花,多数或少数,沿茎枝顶端排成总状花序、圆锥花序或伞房花序。总苞圆柱状或钟状;总苞片2(5)层,覆瓦状排或不呈覆瓦状排列。花托平,无托毛。舌状小花蓝色或紫色,极少黄色。花柱分枝细,花药基部附属物箭头状。瘦果长椭圆形,压扁或不明显压扁,每面有6-9条高起纵肋,顶端截形或近顶端有收缢,无喙,被短糙毛或无毛。冠毛2层,外层极短,糙毛状,内层长,细,微糙,白色或红褐色,易脱落。

(2)岩参

岩参(学名: Cicerbita azurea (Ledeb. ) Beauverd)是胡椒科胡椒属的植物。生于沟谷、坡地疏林或密林中,常攀附于石壁上。分布于云南南部至西南部。

15.假还阳参属

假还阳参属(学名:Crepidiastrum),又名假黄鹌菜属,是菊科下的一个属,为亚灌木植物。该属共有约8种,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在中国台湾还有两种及两变型植物。假还阳参属海岛生态植物。

(1)形态特征

半灌木或多年生草本。茎生叶集中于枝端或互生,基生叶莲座状,全部叶不分裂或羽状浅裂,有叶柄。头状花序同型,舌状,含多数舌状小花,多数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花序。总苞圆柱状;总苞片2-3层,外层最短,3-5枚,内层最长,长5-8毫米,不呈覆瓦状排列。花托平,无托毛。舌状小花黄色或白色,舌片顶端截形,5齿裂;花柱分枝细长,花药基部附属箭头形。瘦果圆柱形,微扁,有10条高起纵肋,顶端截形,无喙。冠毛1层,白色,糙毛状。

(2)假还阳参

假还阳参(学名:Crepidiastrum lanceolatum),又名细叶假黄鹌菜,是菊科假还阳参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海滨沙地、山麓林缘。滨海特有植物,常见于基岩海岸浪花飞溅区石缝或砂石地在浙江洞头,假还阳参能生长在受强海风吹袭的距高潮线不足5m的岩石缝隙中,生长良好,未见明显盐害症状,显示出极强的耐盐雾能力。产于普陀等各个岛屿。分布于江苏、日本、浙江等地。

喜光不耐阴、耐瘠;根系发达,生命力顽强,茎多分枝,匍匐生长,覆盖性好,开黄色小花,数量多,是滨海地区优良的绿化植物。

16.还阳参属

还阳参属(学名:Crepis)是菊科下的一个属,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200种,分布于北温带至热带和南非。中国有22种。

(1)形态特征

多年生、二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有直根或根状茎。茎生叶或无叶,叶羽状分裂或不裂,边缘有锯齿或无齿。头状花序同型,舌状,大或中等大小或小,通常有多数舌状小花,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或头状花序单生茎顶。总苞钟状或圆柱状;总苞片2-4层,外层及最外层短或极短,内层及最内层长或最长,全部苞片外面被各式毛被或光滑无毛。花托平,蜂窝状,窝缘有短缘毛或流苏状毛或无毛。全部小花舌状,两性,结实,黄色,极少紫红色,舌片顶端5齿裂,花冠管部被长或短柔毛或无毛;花柱分枝细,花丝基部有箭头状附属物。瘦果圆柱状、纺锤状,向两端收窄,近顶处有收缢,有10-20条高起的等粗纵肋,沿脉有小或微刺毛或无毛,顶端无喙或有喙状物或有长细喙。冠毛1层,白色,与瘦果等长或稍长于瘦果或短于瘦果,不脱落或脱落,硬或软,基部连合成环或不连合成环,糙毛状。

(2)还阳参

还阳参(学名:Crepis rigescens)是菊科还阳参属的植物。生长于海拔1600-3000米的山坡林缘、溪边、路边荒地。分布于四川(泸定、普格、木里、盐源)、云南(昆明、大理、维西、中甸、丽江、贡山)。

功用主治:补肾阳,益气血,健脾胃。治性神经衰弱,妇人宫冷不孕,白带漏下,头晕耳鸣,心慌怔忡,小儿消化及营养不良。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