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 了解更多科普知识

我一直觉得,来门诊或线上咨询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都是天使。

因为他们问得最多的通常不是自己应该怎么办,而是家人——尤其是孩子会不会被传染,要不要去检查?

再加上很多媒体宣传“共餐制”是导致幽门螺杆菌传播的罪魁祸首,更加让不少家庭人心惶惶。仿佛你一筷,我一筷,细菌早晚把你爱。那么,共享幽门螺杆菌真的有那么容易吗?一人感染了,其他人要不要去做检查呢?有宝宝的家庭又有哪些特殊的注意事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幽门螺杆菌:一人感染,全家共享?

你可能在其它地方看过,幽门螺杆菌主要依靠“粪-口”传播或者“口-口”传播。

“粪-口”传播可以理解为不讲卫生,例如上完厕所不洗手就抓东西吃,或者喝生水。这个没什么好讨论的,毕竟好好洗手、不喝生水是人人都应该遵循的好习惯,这不仅可以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可以保佑大肠埃希菌平安、沙门氏菌平安、空肠弯曲菌平安、志贺菌属平安、新冠病毒平安……

“口-口”传播可以理解为“唾液交换”。正是由于这一点,很多地方把“共餐制”推到了风口浪尖,认为我们应该向国外学一学,采取分餐制,这样就能比较好的阻止细菌传播。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在这一点上,国内外的月亮其实差不多圆。保守估计,全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超过50%,在我国平均为59%。如果普遍存在的“共餐”那么容易导致细菌传播,我国的感染率恐怕不会只高那么一点点。况且,在某些情况下,分餐的意义不大。想一想,就算采取分餐制,晚上小两口甜蜜亲吻5分钟,唾液该怎么交换还是怎么交换。

事实上,“口-口”传播只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途径之一,并且还只是“可能”的途径,因为目前科学尚不完全清楚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所以,不要把目光只聚集在“共餐”这一个点上。很多研究显示,感染风险甚至与居住密度、兄弟姐妹数量、同睡一张床和有没有自来水等因素都有关。感染率甚至受到经济水平的影响——经济状况越好,感染率越低。这么多因素都和感染率相关,别把锅只扔到“共餐制”一个人头上。

当然,如果心理这道坎还是过不去,吃饭时就用公筷吧。此外,如果家里有宝宝,成人共餐或许可以忍,但成人和宝宝之间一定要分开,这一点最后会讲。

不一定会传染,

就不用去检查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简单粗暴地讲,“要不要去检查幽门螺杆菌”和“家里有没有确诊患者”之间,没太大关系。

“要不要去检查幽门螺杆菌”和以下两个情况有关系:

1、你有没有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必要?

2、你是不是一个对自己的健康有很高追求的人?

我们来详细说一说。首先来看看哪些人有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必要:

推荐根除

低级别胃MALT淋巴瘤。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或有消化性溃疡既往史且尚未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已治愈。

早期胃癌。

有争议,

但可以根除

60岁以下且无警示特征的个体存在未经调查的消化不良

在长期NSAID治疗或长期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之前

不明原因的铁缺乏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成人患者

根据UpToDate整理

如果上面有一条是符合的,不管家里有没有确诊患者,都应该尽早检查,查出来是阳性就安排治疗。

如果上述情况一条都不符合,一旦查出来阳性可能只会徒增烦恼。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后续导致胃癌等严重后果的风险level很低。到了这一步,就看你对自己的健康有多高的要求了。原则上来讲,你有充分的理由不去理会幽门螺杆菌感染。但现有数据表明,如果你愿意根治,可以把后续导致胃癌等严重后果的风险level降到更低。

这就好像一张试卷已经基本锁定了高分,附加题的10分要不要争取一下,全凭你对自己的要求。不过对于这种情况,我国指南还是推荐根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医学会.《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顺便说一句,根治了幽门螺杆菌也不代表就进了保险箱。胃癌的危险因素很多,比如那些年你吃过的咸鱼和腊肉、腹部自带的救生圈、年少时就飘散在空中的香烟……如果这些情况都不注意,哪怕搞定了幽门螺杆菌,胃癌依然会在你的人生中探头探脑。

家有宝宝

情况不太相同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虽然幽门螺杆菌不一定是通过“口-口”相传,但是确实可以在家庭中出现聚集性传播。例如有研究显示,感染者的配偶和子女被感染的可能性高于未感染者,拥挤的房屋会增加细菌传播的概率。这些情况都提示我们幽门螺杆菌可以在人际之间传播。因此,如果确诊患者和宝宝日常居住在一起,或者是宝宝的直接照护者,那么需要更加慎重地考虑是否根除治疗。如果实在担心的话,根据国内的指南也是可以根除的。

第二,假设孩子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神奇的是,他们要么完全没有症状,有10%的还会自愈。只有当孩子存在反复上腹痛、反复呕吐或者合并消化道溃疡等情况,才考虑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对于平素健康的宝宝,也没有必要出于体检目的去做检查。

第三,如果宝宝确实有消化道症状,首先应该评估是否有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指征,在检查过程中可以根据医生的判断“顺便”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而不是直接跳过胃肠镜去做无创的幽门螺杆菌检查。无创的“碳13呼气试验”和“单克隆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2步法”虽然被推荐用于儿童,但都是用于根除后复查。

最后,划一个重点:强烈建议成人要和宝宝分餐。

因为孩子的免疫力尚在发育当中,幽门螺杆菌非常容易入侵。有证据显示,在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儿童在10岁前就被感染。即使在发达国家,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也发生于儿童期。爱尔兰的一项报道甚至显示:大多数感染发生于5岁前,5岁之后感染率不断下降。在西非的冈比亚地区,几乎所有居民都在5岁前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因此,不能认为孩子在外面吃饭的机会少,就不会感染。正如我们前面所说,成人共餐或许可以忍,但成人和宝宝之间一定要分开。

尤其见到有大人用自己吃过的筷子喂宝宝吃东西,甚至嚼碎了喂食,一定要冲上去大喊一声:STOP!

End

本文作者 成人内科 万怡医生

科学审核 成人内科 吴昊医生

注:封面图以及文中插图来源网络

一键三连,学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