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潍坊市老年大学英语初级班教室里,英语教师刘萍利用课前10分钟给学员讲述《妈妈的入党志愿书伴我长大》的党史故事,赢得满堂掌声。
“1947年母亲李秀云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担任部队卫生员的她多次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下无数受伤的战士。经过了一年的战争考验,母亲于194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渡江南下战役。就在随军过江之前,母亲把入党志愿书缝在了衣服领子下面的夹层里,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英语老师刘萍激动地说着,在场学员感动地留下了热泪。
自2021年以来,潍坊市老年大学创新开展微党史课,把完整、庞大、系统的党史课程分解、细化、浓缩,以学员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形式,用身边人讲身边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使学员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党史学习。
近年来,潍坊市老年大学坚持政治立校,突出党建引领,深化拓展“支部建在班上”学员党建模式,以建强班级支部为切入点,推进学员党建与老年大学教育深度融合,激发老年学员奉献社会的积极性,通过班级“小支部”汇聚起学员“大能量”,真正实现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
支部建在班上。健全组织体系,构建“校建党委、系建总支、班建支部”三级组织体系,实现学员党组织100%覆盖。通过单建、联建方式建立班级党支部,实行支部书记、班长一人兼。目前,党委下设8个党总支,106个党支部,服务管理党员学员3900余人。“小支部带动大党建”获评“市直机关优质服务项目”。建强工作队伍,选配党性强、威信高、经验丰富、乐于奉献、相对年轻的学员党员担任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党员学员组织开展各类党组织活动,实现班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建立党建联络员队伍,学校全体在职党员干部作为党建联络员,下沉班级参加党建活动、掌握教学动态,确保学员党建与机关党建同频共振、相辅相成。完善保障措施,制定《潍坊市老年大学班级党支部工作制度》,做到党建工作有章可循。实行述职评议制度,年底开展党总支书记和班级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将支部工作经费和书记工作补助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有力保障各班级党支部开展工作。提供学习活动场所,设置共享式党员活动室,满足各班级党支部学习活动需求。
思政融入课堂。立足建强班级小支部,以支部为单位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思政教育,根据学员特点,创新实施“四课一周”学习制度,即“开学第一课、课前微党课、课后微视课、党性实践课、学习活动周”。开学第一课定为思政课,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对学员开展时政教育。课前十分钟开展微党课,形式灵活多样,以小故事讲述大道理,让思政教育润物无声、融入日常。课后微视课通过身边党员讲身边故事,由学员录制微视频,通过党建微信群下发学习,引发学员共鸣,起到典型带动作用。上好党性教育实践课,实现党性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到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教育;到帮扶村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扶贫济困;到社区开展智能手机培训,助老跨越数字鸿沟。坚持一月一主题,一月一特色,固定每月10号所在一周为“学习活动周”,围绕政府重点工作以及重大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做到“日子好记、活动方便、效果明显”。
汇聚长者力量。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立足班级小支部,探索“党建+志愿服务”形式,实行“一支部一团队一志愿服务”。搭建平台载体,结合党委政府所需所盼和老同志所能所愿,根据老年学员的专业特长,设置17支“长者先锋”志愿服务队,涵盖文明创建、社区微治理、关心下一代等领域。加强统筹指导,成立老年大学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对17支志愿服务队统筹安排,坚持需求导向,融入全市志愿服务大格局,丰富志愿服务项目“菜单”,推行“群众点单、中心下单、服务队接单”的志愿服务模式,开展有组织精准化志愿服务。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重点培树“长者先锋”志愿服务品牌,引导老同志立足家庭、社区、社会发挥积极作用,他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担当社会治安“联防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综合治理“巡视员”,社情民意“信息员”,邻里关系“调解员”,在社区微治理、红色基因传承、关心下一代等领域发光发热,助力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在老年大学志愿者中,涌现出一个个先进典型,“我是共产党员”刘晓霞、“难不倒的谭师傅”谭铭远、“化解矛盾”张少勤、“持之以恒”高成文。其中,文明创建志愿服务队队长高成文到博物馆义务讲解讲解达280场次,被评为“全市最美志愿者”和“全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他们以奉献社会为荣,以实际行动奉献社会,传递正能量,彰显了新时代老年人的新风貌,为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贡献长者力量。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鹏 通讯员 刘军鹏 报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