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了解自己的历史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

可以通过书法,从小篆到楷书、行书、草书;

可以通过朝代更迭,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

可以通过文学,汉赋唐诗宋词,还有元曲和明清的小说;

可以通过一些有名的人物或者故事,比如玄武门之变和杯酒释兵权;

但是我们似乎很少会了解中国的绘画,以此串联起中国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大概一是因为读画大概需要些知识铺垫,不了解的情况下很难读出一幅画的好坏和风格,自然不如读历史和故事好懂,

二是中国的书画多为一体,我们更多的关注所画意象和所题诗词,对画作本身就少了了解。

我们会更容易的关注自己熟悉的文字、意象、故事等内容,反而失去了从绘画中看中国历史的窗口。

在绘画中,不仅形成了中国文化中一种完整的形态,构建起自我审美,更形成了一些诸如“立香尽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画说”等艺术理论。

“美术”一词源于西方,在五四运动时期经日本传入国内。中国古代没有美术史学,有的是画学。中国画学是自然论,没有如同西方一样从定义到风格、原料明确区分,但也有自己的追求,天人合一的意境便是极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天寿,被誉为20世纪中国画四大家之一,不仅善山水、写意花鸟,还专注书法、金石、画史、诗词研究。

艺术理论匮乏的年代,潘天寿通过自己对中国画技和画史理论的研究,写成《中国绘画史》,填补了当时中国绘画理论的空白,但是能从中看出受到中村不折、小鹿青云著作影响,其目录分为上时期、中世期、近世期,潘天寿的目录则是古代史、上世史、中世史、近世史,结构大致一样。

中国西化的进程中,对西方的艺术文化的学习也曾盲目,但从小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潘天寿能冷静思考中国画衰态的因素,探索中国画的发展和创新,坚定自己对中国画的理解,他坚持用笔用线是中国画独有的特色,不能一味采用西洋素描,最终构建了传统艺术下的现代艺术的体系。

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环境和思想,潘天寿将绘画分为实用化、礼教化、宗教化和文化化四大时期。艺术与文化分不开,绘画只是文化的一个分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西方艺术里,最初作为入画的宗教型人物也只是严肃刻板的形象,保持着与人的距离。而后发展中逐渐有了表情,变得生动,直到人文思潮爆发,人的形象才纳入绘画中,成为艺术的主角。

中国的艺术发展里,三皇五帝之时就有了图像性质的河图绘事。这时候的绘画多是实用目的,也是中国象形文字的起步。

到了夏商周时期,君权确立,礼教盛行,绘画也有了偏向。从古代天子冕服的章纹,到青铜器上的绘画纹样,都是为了宣扬和确立君主权威,而后才是装饰用。此时的艺术依附于权力,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而存在。

汉代以后,道家题材的绘画开始增加,此时绘画技术似乎没有受到外来绘画的影响,但绘画的题材已经能表现出文化交融之意,比如铜器天马蒲桃镜之镂纹,就是取材于大宛所献的天马蒲桃。而后佛教的传入,壁画、石刻皆有其像。

魏晋时期思想自由发展,画家个性释放,绘画技法上也得以充足表现,人的审美也有提升,绘画的理论在此也有了提高。代表有顾恺之的山水画创作理论《画评》,南北朝宗炳的《山水序》甚至讲出了画中透视原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朝以后,绘画艺术从宗教化向文学化过渡发展。宋朝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兴起,社会风尚温文尔雅的气质表露在画中。南宋后因政权偏居,画也多是边角构图,表现所谓“残山剩水”,也有人认为与禅宗的“以小见大”有关,总之画面简洁、笔墨放纵。

明清之后中外交流增加,西方艺术风格影响当时的中国绘画艺术,出现了中西融合的现象,开启了中国艺术多元化的局面。潘天寿认为明代的山水画最为发达,原因在于流派众多,风格不一,浙派、院派、吴派相映生辉。

了解艺术,不是一画一图,而是能够了解在整个历史中是怎样的表达、怎样的情怀。在中西文化激烈对撞的年代,潘天寿能够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整理汇总出属于中国历史的绘画发展,值得阅读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