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晓军)广大党员干部是国家发展建设的“主力军”,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先锋兵”,心中要有志向追求,手中要有实用技能,方能为乡村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活力。投身实践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挖掘问题本质、紧抓问题关键,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四川党建网》2022.8.15)
党员干部要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练就一双慧眼,切实增强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挖掘问题本质、紧抓问题关键,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
党员干部在工作过程中要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收集与获取有关事物的详细信息,才能分析其固有的本质特征,从而发现问题。调查研究,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上、不唯书,发现能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的问题;二是要保证足够多的时间,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要多到问题突出、条件艰苦、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去研究和发现实际问题;三是要学会在不断变化着的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尤其是要发现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新问题,发现带有复杂性、根本性的大问题。
党员干部要保持敢于正视问题的勇气,不论遇到任何问题都当作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契机。问题是羁绊是病变,更是一次次“寻医问诊”的机会,正确看待问题,把握住每一个问题解决的机会,才能不断消除自身思想、能力、素质的隐患,实现全方位的自我成长。党员干部遇到问题时务必保持头脑冷静,直面问题,不畏惧不躲避不遮掩,对问题的前因后果、根本性质、发展变化进行准确研判,为彻底根治作铺垫。
党员干部只有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增强发现问题的敏锐性。问题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量的积累,时间越久,发现问题越晚,那么解决问题的难度也就越大,及时或者提前发现问题就变得尤其关键。积极揭露问题,老实对待问题,考验着每个领导干部的敏锐性及领导能力。想要准确的解决问题,首先要养成把问题想透的习惯。站在真正解决问题的出发点,认真仔细地去思考、去工作,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到实际工作中去,找到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才能有清晰的思路和有效的办法。(作者单位:江油市雁门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