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村各项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和组织实施者,是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的重要主体,其规范化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村综合改革的成败,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领导核心地位。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下的要求,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然而,仔细审视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的现状,仍有一些矛盾和问题值得思考。

一、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村级“两委”关系不和谐,影响基层民主建设。 这是当前村级组织结构失衡中最为直接的因素,直接关系到基层民主的健康成长。农村传统的集权思想和特权观念还很浓,农村“两委”关系不协调、职责不明问题还比较突出,“两委”班子尤其是书记、主任的权力之争导致内耗严重,形成“两驾马车”现象,致使两委间“窝里斗”,造成工作被动,甚至瘫痪。 这与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的本质相违背,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相背离。

(二)村级干部文化素质较低下,缺乏规范培育机制。由于多种因素,大多数村级干部的文化程度较低,具有小学、初中文化程度,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就是凤毛麟角了,知识结构单

一,科学知识贫乏,面对变化的农村形势显得无所适从,这几乎是 “通病”。然而相应的培养教育机制仍不健全,很多教育资源难以到位,管理制度也很难落实。

(三)村级组织日常工作欠规范,随时分散效率低下。 在农村,村干部开展工作多为随时性、分散式。村干部日常工作没有固定的时间地点,这种“游击战”不仅使群众“有事难找人”,而且对村干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途径。规章不全、制度不善、监督不力,导致村干是否在做群众工作难以知晓,造成“选举天天见,平时无身影”的不良局面。而现有的村部也只是应付上级检查或摆摆架势,平时村部基本是“人去楼空”,造成集体房产隐形流失。

(四)村务公开情况不理想,造成群众信任危机。

现阶段,许多村子虽然设有专门进行村务公开的设施,但是更新内容的周期过慢、事务公开的程度不高等不健全的问题,致使村务公开栏形同虚设。尤其是对于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的大事的不公开和欠公开更是令广大群众对村级组织的信任大打折扣。

二、关于解决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健全规范化制度体系,规范协调村“两委”。

大量的情况表明,少数村庄“两委”关系不协调,问题表现在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与管理由谁说了算、按什么程序办上,根子出在缺乏一套借助村民自治形式扩大基层民主的规范化制度

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从营造一个规范协调的“两委”工作氛围入手,探索一套实现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与严格依法办事三者有机统一的规范化制度体系,使之从“人治”向“制度治”进而向“法治”转变和发展,使之既能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又能体现农民当家作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的时代要求。

(二)加强规范培育机制建设,不断提高干部素质。

不断加强对农村干部的培训教育,有针对性地举办村“两委”干部培训班,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和为民服务水平。抓住上级扶持发展的有利时机,扎扎实实地抓好薄弱村的转化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党员发展任务。认真抓好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切实做村干部教育和管理工作,保持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加大对远程教育设备的运行与管理力度,强化对农村党员干部及广大群众的培训。

(三)实行绩效考核目标化管理,强化规范日常工作。 主要内容包括干部创业目标化管理、工作绩效考核和与干部工资挂钩的奖惩机制等。建议在换届后,强力推行的村级领导班子创业承诺制,把村干部在任期及各年度的工作,按照经济发展、公益事业、社会和谐、规范化建设等内容,制定三年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建立台账,责任到人,公布上墙,为引导干部创业、督促干部践诺建立了一个良好的机制。还可以建立干部绩效考核和与干部工资挂钩制度,对农村干部工资实行“双百双评”,把村“两委”干部的工资分为基础工资、政绩工资和民主评议工资,政绩工资由乡政府按照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实行百分考评,民主评议工资由村民代表按照德、能、勤、绩、廉表现情况进行百分考评,从而使干部的工作绩效和个人的工资报酬直接挂钩。

(四)做好村级事务公开工作,提高群众对组织的信任。 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也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要把“村务公开栏”建成体现他的本质,让群众“喜闻乐见”,除了要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有的放矢地进行公开外,还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公开质量和水平,设臵专岗及时调整和拓展公开内容等。

村级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有其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的不利特征,按照理顺关系、规范建设、创新发展的总体步骤,扎实推进、重在落实,我相信我乡的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会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