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凯尔科技有一把叫做RDB无托步枪,和凯尔科技的其他枪械一样,设计的也是非常狂(QI)野(PA)。RDB的意思是Rifle Downward-Ejecting Bullpup,意思是下抛壳无托步枪,抛壳位置在枪托下方。而从这把枪上面,可以看到很浓的AUG的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把RDB步枪使用的是长行程活塞+枪机旋转闭锁,和主流的那些长行程活塞的步枪不同,这把枪的活塞杆+枪机框都是特别轻的,不像其他的步枪那么重,这样可以极大程度上的降低后坐力,但是弊端也挺明显,可靠性一般。而这把枪的枪机用的是类似AR18的枪机框,也是一样的多凸笋旋转闭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RDB步枪的拉机柄采用的是类似AUG的拉机柄,同样可以左右互换,但是拉机柄的样式有点像MP5的样式,可以像MP5那样向后拉锁住拉机柄。当空仓挂机换弹匣时,释放枪机也是类似MP5冲锋枪的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把枪使用的是STANAG 弹匣,这是现在很多使用5.56mm步枪的通用弹匣,AR15的弹匣都可以使用。弹匣释放钮有点类似于 Tavor 步枪的弹匣释放钮,但是和 Tavor不同的是,这个弹匣释放钮捏住之后是向后移动的,并不是像 Tavor那样沿着轴点旋转。但是在RDB-C上,弹匣释放钮改成了类似AR15的按钮式,但是这种弹匣一半都插在枪托里面的布局,使用这种弹匣释放钮很不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RDB的抛壳口位于枪托下方,弹匣后侧。每当打完一发子弹之后,弹壳就从枪托下方掉落。这样的射击,对左撇子和右撇子都比较友好,不必像AUG那样左右互换抛壳窗,只要把拉机柄换个方向就可以了,当然,其实也可以不换就能用。

正常的步枪,抛壳口都是位于弹膛末端,抛壳挺在弹匣前端位置。抽壳之后顺势直接将弹壳抛出去,然后将下一发子弹推入弹膛。而这把枪的抛壳位置位于弹匣后方,这就意味着抽壳、抛壳过程中,枪机的行程将比其他步枪更长,走得更远,行进的路程差不多是其他枪械两倍,要越过弹匣的位置,然后枪机从机匣尾部复进,将下一发弹推入弹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枪机后坐行程更长,卸掉后坐力的距离就更长,传递到肩膀的后坐力就更小,精度也就变高了一些。但是这样带来的抛壳故障也会变得更多。而且,一旦卡壳,就需要将整个枪都拆开,排障维护的能力过弱。当然,这玩意儿就是个民用枪械,让人当玩具用的,所以影响也不是特别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把枪顶部也是一个薄薄的机匣盖,射击瞄准是很不友好的,所以这把枪的枪托,都是延伸到机匣盖上面的,以便于射击的时候,廉价能够贴在上面。

RDB步枪的基本型是RDB17型,采用的是17.3英寸枪管,而后又出了一个RDB 20,使用的20英寸枪管,更长的枪管可以提供更高的初速度。除此之外,还有一款RDB 防御型,采用16.1英寸枪管的版本,可伸缩枪托,护木也采用的铝制护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还有两个长相奇怪的版本,一个是狩猎型一个是生存型。这两个版本取消掉了手枪握把,使用的传统的斜握把,这种斜握把的握持是相当不舒服,形状很不适合握持,并且大拇指会包在机匣盖上面。再配上其后置的弹匣,看上去长相就极其奇怪,并且配备的弹匣降低到了10发的容弹量。这个改变,其实是为了适应一些州的法律,对弹匣容量有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RDB生存型是所有版本中最轻的一个版本,而且,使用的是Magpul弹匣,其弹匣是可以完全包在枪托内的,弹匣底部和枪托下部是齐平的(换其他弹匣除外),从外面看不到,尽可能的缩小了枪械的体积。RDB生存型也是RDB所有版本中,唯一一个带有机械瞄具的版本,在枪口处和机匣上方都安装了可折叠的准星照门,中间的导轨还在,可以继续添加光学瞄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体来看,RDB步枪和凯尔科技其他枪械一样,多少都有点奇葩,而且枪械表面也是比较粗糙,没有其他大牌枪械那么细腻。但是作为一个民用枪,考虑的也是比较全面,对于美国那些枪械爱好者来讲,也是个蛮不错的玩具。但是如果用于自卫,这枪多少是有点不靠谱,一旦出现故障,排障能力太弱。也就是说,这枪只适合在靶场玩,真要是火并,没人会选择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