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
佛教通史(上)系列课文字基础稿由群主【安瑞】及 群友团队 整理、校对提供。
群友团队名单如下:
【安瑞】、周志华、恒审、兰花草、双林居士、王增惠、厚朴、陈贞云、Edward、MI8
导图由【安瑞】制作提供
本节课音频首次上线:2017-08-30
上一章,我们最后讲到了真谛……北朝最后的译经师,是菩提流支;南朝最后的译经师,就是真谛。为什么最后特别谈到真谛?不光是因为他是中国四大译经师,也是因为——自觉贤把瑜伽行派引入中国之后,又过了一百年,经过学人地不断消化和完整,最后到了真谛翻译之后,就正式确立了瑜伽行派的前半部分。
为什么说是瑜伽行派的前半部分呢?是因为——到唐僧的时候儿,又重译了瑜伽行派的书,但提出的观点恰恰是相反的。所以说,这在后来佛教的研究史上,产生了——是否有两个无著世亲的怀疑。
真谛主要译注的,是瑜伽行派的世亲、无著、陈那。在当时,没有译法称,因为瑜伽行派有四位大师嘛,前面的是世亲、无著兄弟俩,后面是陈那,陈那再传……再传法称。
(真谛)一直译到了陈那。但是,瑜伽行派的这套体系,我们称之为——大乘有宗体系。我们要知道——在大乘分,两个宗,叫“大乘空宗”和“大乘有宗”。所谓大乘空宗,就是中观学派;大乘有宗,就是唯识学派。
大乘有宗和当时陈朝推崇的“三论”——“成实”的空宗学说,是有很大的抵触的!所以,当真谛译出了这个大乘有宗之后呢,他受到官方的激烈排斥!所以导致……一,是战乱;二,是因为他也受到排斥,所以他终生都在浪迹天涯。
他的代表作——《摄大乘论》、《俱舍论》、《大乘唯识论》……啊,这都是如雷贯耳的书。真谛传播的,最终确立了瑜伽行派在中国的共同命题,就是——唯识无境、唯识无尘。他就与一百年前,觉贤和法显译的《大般涅槃经》的“佛性说”遥相呼应了!以后,就成为了中国佛学思潮的主流。到唐僧的时候,有一个跟他几乎是完全相反的……也是世亲和无著的学说译出来了,但后来并没有形成主流。
译经活动到此就结束了!
整个儿南朝和北朝之间,如此多的学僧,如此多的论述,从头……我们讲了四讲。我们最后给大家归类一下——整个儿南朝和北朝有多少个学派呢?有七大学派。这七大学派代表了不同的佛教哲学理论。我们按时间和影响顺序说:
第一个学派,是“三论派”。所谓“三论”,是指——鸠摩罗什所译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如果加上他自己写的……假托龙树写的《大智度论》,那也可以称之为“四论”。这就是大乘空宗……又是大乘中观学派的基本著作。我们要记住——中观学派是空宗!这实际是魏晋以来,般若学的变形和延续。到了隋初,吉藏就以“三论”命宗。
最早研习“三论”的,实际是鸠摩罗什的弟子——僧叡、僧肇、昙颖。《肇论》……我们前期谈到的《肇论》,就是“三论宗”的经典。他们这几个人的思想……因为他们原来都是和鸠摩罗什在一块儿……在长安,所以他们的思想又称为——关中旧义【关河旧义】。
随着这个……战乱,就是我们说的这个……战乱,嗯……就是,刘宋攻到了长安,“三论”的重心就转到了南朝。大概在梁初的时候儿,僧朗就在今天南京郊区的栖霞精舍……摄山栖霞精舍,实际就是今天的栖霞寺,开始弘扬“三论”。今天的栖霞寺仍然是中国佛学院南方研究生院!当时,就在这儿研究“三论”。这里就成了梁、陈两(朝)代三论学的重镇。
三论学有一个什么特点呢?他们特别好争辩、争斗!因为他们那个理论很有意思啊……我们不是说——“三论”……空宗的立宗方法是什么呢?只破不立!所有的事儿,他都破!所以他们特别好争论。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用“二谛”和“中道”去统摄全部佛学。唯一不同的,可能是说——他们对“二谛”和“中道”的解释……每个人可能有一点不同。
“二谛说”和“中道观”,是中观学派把世间和出世间联结起来的纽带!我们不是说嘛——出世间的就是真谛,世间的是俗谛……啊,他们就联结起来——是认识论上的彻底空观!认识论上,他们认为——什么都没有!就是他们的真谛。而实践上,他们又以实用原则为第一,就是俗谛!就是……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就以实用原则为第一……为一体的这么一个核心观。
第一个学派,就是“三论派”。
第二个学派,就是我们说的——法显和觉贤在建康译出了《大般泥洹经》之后,引起的,叫“涅槃学派”。当“涅槃泥洹经”译出来时候儿,首先注意到“涅槃经”佛性思想,对清除佛教传入中国几百年以来,在教徒中那种怀疑论和虚无论……对清除这种怀疑论和虚无论有重大意义的人是谁呢?恰恰是鸠摩罗什的弟子!我们说的,中国第一个佛教思想评论家——僧叡。而着重去发挥“涅槃佛性论”的,也是他(鸠摩罗什)的弟子——道生、法朗(又名:慧朗、道朗)。
这事就非常有意思啦!鸠摩罗什生前是坚定的大乘中观派,但是,他的弟子到后来就全部转向了涅槃说!啊……当然啦,也不能说全部……嗯,僧肇他们那一支仍然坚持了关中旧义【关河旧义】,但是象道生、慧朗……他们就转向了“佛性论”。
在《大般泥洹经》里说——除“一阐提”,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就是我们说的——除了那个特别恶的人,剩下的都可以成佛。道生在这里加以了纠正,认为——“一阐提”也能成佛!顿时,所有人都能成佛!于是,给了所有人以希望。
道生的这一观点,可以说——结合起来“涅槃经”,那在中国佛教界,那是爆炸性的思想!他留在今天的这个……论文有什么呢?“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佛性当有论”、“善不受报义”。文章虽然我们没看,但我们可以从论题里就可以推知——道生,他已经把成佛的根据,移植到了个人内心的自我完善。但是,他仍然受到了他师父鸠摩罗什的影响——他贬低偶像崇拜……就是,他还不能接受这个神像崇拜、有神论这套东西!他承认有佛性,但他不愿意承认有神性。他仍然贬低偶像崇拜!然后这个……不承认净土信仰。
他对中国佛教……就是,道生这个人,对中国佛教有一个特别长久的主张,一直到今天!我在开始提过……因为中国佛教史涉及的人物很多,我们只介绍具有吉尼斯性质的人。道生对中国佛教影响最深的,就是一句话——顿悟成佛易。什么意思?自道生开始,你一阐提……你罪恶的人,你放下屠刀你就成佛易了!为什么呢?他是有理论依据的。道生认为——真理这个东西,它是个整体,它是不可分割的!就是,不是说——真理还分层儿……真理还分阶段……啊,真理还分一节、两节,一章、两章……真理就是个整体,就是个球儿,它不能分割!你要不然就不悟,你要一悟就顿悟!它不容阶段。
所以,考虑到——你要不然就把握真理,要不然就完全不把握真理!谈不上说——我把握了百分之三十,还有百分之七十不把握……道生认为——这事儿不靠谱儿!他认为——顿悟成佛。所以,这个主张对中国影响极深,它后来是禅宗的一大支派。
第三个学派,是发端于道安的“毗昙学”。我们谈过——毗昙学是什么?对论——下定义,像字典一样,不再用六家或格义去来解释佛经,而是下定义,是……象萨特的《存在于虚无》一样,他拿……按三分之一的书去给你定义“存在”……或象斯宾诺莎一样,它每一个要说的词,他都先给你作大量的定义。毗昙,就是这么一种定义式的东西。
毗昙学,它总的上来说,是属于小乘学。但是,它之所以能在诸论师里普遍流行,是因为——它的逻辑性非常强!它有很强的说理能力!大家都知道——小乘上座部都是一堆高僧,他们的逻辑学……说理能力非常地强!它非常便于去揭示佛教的实际含义。
毗昙学的宗教哲学是建立在“物种不变”,因而“诸法自性不变”上的观念,即——有永恒存在。即,“谓之有”。我们谈到——毗昙学是小乘有部的,所以它谈“谓之有”。而个别事物是变化的,有“生”、“灭”,所以“谓之空”。它就彻底就是……从小乘学定义了“有”与“空”,就是——不变的是“有”,不变、超时空的“恒在”是“有”。而变化的是“空”,又叫“无常空”,或“因缘空”。
毗昙学,就是我们最早谈的小乘的——三世因果、业报轮回、身死神不灭……这些基本的佛家信条。在这里,我们插一个小故事——“金刚经”作为今天非常普及的经书,当时译出来并不是一作部重要的经。但是,在智藏和尚为梁武帝受菩萨戒的时候,曾经为梁武帝和皇太子讲“涅槃”,他每次讲经之前诵读“金刚般若经”,作为消灾解难,趋吉化凶的佛教法门。自此以后“金刚经”在中国就上升成为了俗道上下普及率最高、影响最广的佛典,是从此开始的。这是一个谈到的“金刚经”的一个小故事,因为它跟“涅槃经”是挨着的!所以,我们放在这个地方讲。
第四个学派,是“地论师”。我们说过——这个……从世亲、无著的“十地论”【《十地经论》】传进来的。以“地论”为基础的,就叫“地论师”。地论师是瑜伽行派的,它本身分为——南、北二道。但是,他们对“心性”的差别解释很大!前面我们谈过……因为在“十地论”【《十地经论》】里,世亲并没有说明——世界的究极本原是阿赖耶识还是自性清净心?所以,历时百年,大家就在争论这个问题。
北道地论师把世界的最高本原归结为——具有杂染性质的阿赖耶识!就是说——这个“心”,有脏有干净。所谓“众生有佛性”,是指——必须要经历后天的修行、熏习,最后才能成佛。所以,当时叫作“当常”之说。
而南道地论师,把世界的最高本原归结为——清净阿赖耶识,或者说叫“如来藏”。就是说——我们本来的心是清净的。只要使本来的清净心得以显现,即可成佛。即称为“现常”之说。
这实际,后来就隐喻到禅宗的“明镜亦非台”的故事——到底本心是自性清净的?还是本心是清净与污染相杂的?这就是南、北地论师的一个根本区别。
第五个学派,是“摄论师”。“摄论”跟“地论”是相辅相成的!它实际是世亲的哥哥——无著写的《摄大乘论》,以及世亲为他哥哥注释的《摄大乘论释》。它是整个瑜伽行派唯识学的奠基性作品!主要就在探讨“心”和“心所”生成万有的这种机制……因为,他认为——万有都是心造!那,“心”如何形成万有的机制呢?
以及……人的认识过程和通过这个认识过程如何修持成佛的道路,由此创造出一套庞大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特别是它的“八识说”,提出——阿赖耶识是世界的本体和认识的本原,确立了“唯识无尘”的世界观。可以说——虽然“地论”没有讲清,最终是——自性清净心还是阿赖耶识?但是“摄论”是明确地说了——是阿赖耶识。
“地论”与“摄论”,就在全国的这种重新统一的形势下,风靡当时的学界!和佛性论、唯识论最终重合在一起,为隋唐佛教各个宗派的形成,形成了理论上的准备。就是……后期,隋唐各个宗派,基本上都是从“摄论”和“地论”这整合起来的理论,各挑一支作为各自的着重点去宣发的,形成了各自的宗派。
在这个阶段,佛教的律,也逐渐完善起来了!我们说过,佛教一直有两种僧人——律僧和义僧。我们前边谈到的都是佛教的义学,佛教里还有一个巨大的分支,就是——佛教的律学。所谓佛教的律学,就是戒律。我们谈到——在上座部里,律僧的地位是要高于义僧的!因为,任何僧侣集团,他只要掌握了制定戒律和解释戒律的权力,他一定是这个僧团里地位最高的!
只有按照一定的仪式发誓,去接受一定的戒律,才能当僧侣或者当居士,也可以才说——是完全意义上的佛教徒。其实早在三国,已经有戒律传入内地了,小乘的戒律叫“四婆罗夷法”;大乘菩萨戒也有“四婆罗夷法”。
小乘的戒律,就是——淫、盗、杀、妄语四种行为,以淫罪为首,“杀”是第三位的。就是(电影)《少林寺》出家的时候儿——不淫欲汝今能持否?那实际是小乘戒律……小乘“四婆罗夷法”。而淫戒,应该是排在第一个的。“杀”是防止僧、尼们的自杀。这说明了——早期佛教是非常禁欲的!而且有厌生……就是厌恶活着的这种倾向。
当然,也有一些小乘律本儿,“杀”和“淫”是倒着的——第一个是戒“杀”;第三个是戒“淫”。但是,佛教的“戒淫”是有具体定义的——它仅限于合法婚配之外的性行为,叫“淫”;在家庭伦理范畴的,它不叫“淫”。自此,佛教的原始面貌也就大为改变了。
大乘菩萨戒,也有“四婆罗夷法”,但是,它的内容是不同的。小乘重点的,谈的是行为,比如——戒杀、戒淫、戒盗、戒妄语……而大乘菩萨戒,它不注重谈行为,它注重谈动机,侧重点是——要限制受戒者的思想动机!它认为——动机比行为、比实际后果会更严重!衡量动机是否纯正,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只要你动机是正确的,在大乘的名义下,它可以不受任何约束!等于它解放了自我……它是“动机论”的,就象我们说——好心可以办坏事儿,只要你好心就行……大乘对自己还是很开放的。
北魏的慧光是当时律学的宗师!他造《四分律》、《僧制》等等,被后人认为是中国律宗的奠基人。慧光虽然是北朝律学之宗,但他却开创的是“地论”的“南道”系。就是,他是……对!中国北方全部是地论师,但是,他的“地论”更接近于南方的摄论师。
律学和义学的对立,其实是南北朝佛教内部的纷争里重要的一个……它里头也有很多的故事,我们就不大讲了……但当时,律僧和义僧还是有很多地方有矛盾的,比如——律僧指斥义僧他的很多说法都是荒诞;而义僧呢,也指斥律僧,说——地狱不烧智人,镬汤不煮般若……反正也是蔑视戒律。
第六个学派,是“禅师派”。大家注意——这是禅师派,不是禅宗。因为,禅学是魏晋文士比较注重的这个……比较注重的这个修行,所以,到晋、(南朝)宋的时候儿,“禅智双修,禅智并重”就在僧侣中占了主导地位。当时,又有觉贤、慧观传的佛大先的“五门禅”……所以,以禅立宗,企图用“禅”来统摄佛教一切的行为就出现了。禅学在此也逐步地独立起来,形成了与义学鼎立的另一股力量。就是……当时已经有三股力量鼎立了,就是——佛教义学、佛教禅学和佛教律学。
禅学的一大特点是——能神异惑众!因为你坐禅嘛……就有一些神异的表现!所以,它在普通群众中间就有影响力。而且,一些著名的禅师往往能聚拢很多人,引起官方的特别注意。在官方支持的禅法之外呢,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禅法在民间流行,比如著名的菩提达摩……就是我们说的——少林寺开山祖。
关于菩提达摩的事迹是不可考的!因为,后人记录是非常矛盾的。包括少林寺把他追溯为自己的祖师,也是不可信的!因为在唐初,有人把他与僧稠并提,说他们是南北朝后期两大影响最大的禅僧团。但是,僧稠是非常明确的少林寺僧人,并且是少林寺武学的奠基人,就是……僧稠的“禅”是少林寺的禅。但是,我们从很多书里……说——菩提达摩又是少林寺武僧的奠基人……实际僧稠才是少林寺武僧的奠基人。中国有“武术三祖”之称,就是——武当山的张三丰、少林寺的僧稠和峨眉山的司徒玄空,号称“中国三祖”……“武术三组”!而当时,僧稠就是少林寺武僧的首领。
僧稠在北魏,特别是北齐,权力熏天!他已经从“民禅”上升为了“官禅”。他的禅法是“四念处”,和“五门禅”一样,是属于一类小乘禅。
而菩提达摩以四卷《楞伽经》传法,崇尚虚宗……就是作“壁观”。他鄙视什么不净观啊、苦……等观呀……他在思想倾向上与僧稠是对立的!就是说——如果传说是正确的,那,这两位禅僧都是少林寺的。
传说达摩以“二入四行”教人,不仅重视坐禅,更重视教理!他要求弟子——通过“壁观”,识自本(有)“真性”……就是通过看墙,看到自己的真本性,在实际上达到一种无爱憎、无得失、超越一切的这种精神境界。但是,如果从中国佛教的历史记载上来看——这是不太可信的!他(达摩)和他的弟子在北朝活动,但是受到“官禅”的排斥和迫害,就是说——他实际是受到了僧稠的迫害……于是,就开始向南流动,成了唐代禅宗的先驱者。
有宗派,就肯定有论战。当宗派多了,论战自然就多了!佛教这些宗派,不光是内部的论战,它还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交涉!我们知道——在魏汉时期的佛教,它实际是依托于传统文化的……都是依托于儒、道两家的经典,从里头找到一些佛教应该在中国传播的一些证据。
从三国开始,佛教和道教在宗教观上开始分家了。为什么它们要分家呢?因为佛教主张,是——有生必有死!它的最终理想是——无生!就是……不再“生”了。而道教主张的是——长寿!以不死为目标。它们的目标就不同,所以它们必然出现分家。
而正统的中国儒家思想,实际是始终的……佛教传播的主要阻挠力量!因为道教在中国的力量不是很大,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思想,它才是真正阻击佛教传播的阻力!所以,佛教在祭祖啊,这个……尊王啊……这些伦理上和政治观念上都是完全这个……顺着儒家学说去讲。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历来,只有儒家对佛教的批判和佛教对这种批判的自我辩解。很少能找到说——佛家表达对儒家的不满,因为它知道它是无法挑战整个这个……儒家集团的。
在东晋以后,佛教开始了在意识形态上的,对儒家和道家的贬低。当然啦,它有的时候儿不是明说,它是悄悄的……比如说这个……认为佛教……认为道教和儒教都没有尽善。
在南北朝以后,佛教就开始要求成为释、道、儒三家之首!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从南北朝以后,佛教认为——它应该居于“三教”的统治地位。但是,这在大江南北的表现是不同的。
在中国南方,第一次开展释、道、儒三家论战的是慧远。慧远,他非常地偷机取巧,因为他是集释、道、儒三家学问于一身的,他用的是一个大乘对付小乘的路子……就是,大乘佛教最早是怎么对付小乘的呢?它首先从起名字这上,它就开始对付小乘——你小我大。所以,慧远说……原来我们中国把佛教称为“外来教”,而自己的儒教是内教……但是,从慧远开始,他把佛教认为是内道,而儒家是外道!谈到——内外之道可合也。实际上,不是想说“内外之道可合也”,他想认为——佛教才是内道,儒家是外道!就……拿出了当年大乘对付小乘的那套起名儿思路。
慧远本人,他在宗教观上的主要创造,就是明确了“神不灭论”!当神不灭……灵魂不灭的时候,就引入了佛教的轮回体系。其实,慧远的思想根源是什么呢?还是儒家的祖先崇拜和积善积恶之说。他也受到道家的一些“神不化”的影响。但是,慧远为了抬高佛教,贬低道教和儒教,他又提出来说“天地还有生,道还有一”……就是说——道还有起点,天地还有生,生生还有生……但是,佛教它没有起点,它是生生不断的!所以,它比儒教,它比道教要好……要先进!这种说法,就立刻遭到了儒、道两方面的强烈反对!
所以,神灭?还是神不灭?成了刘宋学术界,或者说——南北朝学术界最热烈讨论到的话题之一。这个时候儿,有一个词跳出来了,对后世影响很大!就是,在这中……讨论中间,有一个词,或者是说“一个概念”跳出来,对后世影响很大!就是——性灵说!佛教率先提出了“性灵学说”。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儿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神灭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