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审认为,物业公司与刘先生签订的《物业服务协议》合法有效,双方均应履行合同义务。物业公司提供了物业服务,刘先生应交纳拖欠的物业服务费。但因物业服务存在一定瑕疵,对此期间的物业服务费,法院酌减20%。刘先生并非无故不交纳物业服务费,对物业公司要求支付违约金1.1万元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判决刘先生向物业公司支付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所欠物业服务费5000元;驳回物业公司其他诉讼请求。
刘先生不服,提起上诉。市中级法院昨日维持原判。
律师说法业主财产被盗,物业可不负责
现在很多业主抱有这样的观念:既然物业管理公司每月都收取业主的物业管理费,就应该负责社区里所有的公共事务,一旦出现问题,就唯物业公司是问。甚至有业主家里被盗之后,找物业管理公司要求赔偿。
那么,物业公司是否应该承担住户被盗责任呢?由于《物业服务协议》中并未约定物业公司对小区住户负有防盗义务,我国法律也未规定物业公司对小区住户的个人财产负有保护义务,本案中,刘先生提出物业公司对其家中被盗负有责任,这一主张既无合同约定,亦无法律规定,法院不会支持。
物业公司与刘先生签订的《物业服务协议》合法有效,双方均应依照合同积极履行各自义务。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物业公司负有公共秩序维护、安全防范等事项的协助管理义务,业主家中被盗虽系刑事案件,但与物业公司安全防范存在疏忽有关。最终,法院酌定刘先生向物业公司支付80%的物业服务费。
一般而言,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包括维护公共区域内的治安防范,如果是物业公司存在明显失职导致业主家里被盗,应该承担相应责任,否则物业就不担责。业主不能以拒交物业费来对抗,那样损害的是大众利益。

【一桩小案引发的物业服务变革】

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发生纠纷,这在当今社会并不鲜见。一起看似简单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走到检察监督环节后,在法院判决并无不当的情况下,重庆市綦江区检察院检察官并没有就案办案、机械司法,而是主动调查核实引发业主和物业公司矛盾纠纷的源头,依职权启动行政检察监督程序,助推行业规范和溯源治理,依法护航民生民利。

如今,綦江全区物业服务水平提档升级,部分小区曾经存在的公共收益公示不透明、违法占用公共区域、违法占用消防通道等情况,得到了根本好转……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一切还得从四年前的那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说起。

2018年,綦江区某建材城商铺业主王某与重庆市某物业公司(以下简称“A物业公司”)签订物业服务协议,明确约定A物业公司应对房屋共用部分、公共设施设备、绿化等项目进行维护、修缮和管理,服务费按照建筑面积每月每平方米4元计算。

起初,王某按照协议约定缴纳了相关物业费,可从2020年第二个季度开始,他却拒绝缴纳物业费,原因很简单:他认为A物业公司并未如约履行服务内容。

王某口中所称的未如约履行服务内容,其实就是A物业公司已于2018年底将部分物业服务委托给了重庆市某市场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市场管理公司”),而其本人并未与B市场管理公司签订物业服务合同。

2021年2月,在两次催告王某缴纳物业费无果的情况下,A物业公司将王某起诉至綦江区法院,请求判令王某支付物业管理服务等费用3900余元。无独有偶,遭遇此情形的还有另一位业主赵某,他也被法院判令支付物业管理服务等费用3600余元。

“B市场管理公司提供了维护该区域电梯等物业服务,为什么你们不缴纳物业费呢?”“从事物业服务的工作人员并非A物业公司的员工,我又没和B市场管理公司签订合同,我不认!”法庭上,原、被告双方对于A物业公司委托B市场管理公司行为的有效性产生了分歧。

在业主王某、赵某看来,B市场管理公司提供的物业服务并不能等同于A物业公司所提供的服务。A物业公司没有尽到服务义务并且违约,因此没有理由让他们缴纳物业费。

根据我国《物业管理条例》第33条规定,一个物业管理区域由一个物业服务企业实施物业管理。对王某和赵某而言,A物业公司将物业服务委托给B市场管理公司,形成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违反了《物业管理条例》和之前双方签订的物业服务协议中“甲方不得将全部物业服务委托给单位或个人”这一条款。

“我们公司只是将专项服务事项委托给B市场管理公司管理,自身也在履行物业服务义务,比如消防维稳、工程维修、环境保洁、绿化服务等。”A物业公司负责人坦言。

綦江区法院审理后认为,A物业公司将该区域的部分物业服务委托给B市场管理公司并不违反法律规定,且已按照协议约定为该区域的商铺业主提供了物业服务,同时王某、赵某也接受了相应服务。依照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判决王某、赵某支付拖欠的相应物业费。

可王某、赵某始终认为A物业公司的物业服务委托不合法,随即向綦江区法院提出再审请求。綦江区法院认为,二人与A物业公司之间的物业服务关系有物业服务协议予以证明,A物业公司在一审中提供的证据能够证明该公司提供了物业服务,并且二人也有缴纳物业费的记录,表明二人对物业服务的认可。由于该案不符合再审条件,法院裁定驳回王某、赵某的再审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