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沉默的柏拉图

有一个奇怪的疑问,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我脑袋中慢慢形成,即智慧,对人类本身来说,到底是祝福还是诅咒。

哲学家叔本华就指出过,在人群之中,智力程度越高的人,相较于其他人,就越能感受到痛苦的存在。

如此说来,那些人类中的天才们,应该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

因为对于智力程度较高的人和天才来说,他们的特点是极善于抽象思考。

他们的思考范畴极其宽泛,会把过去与将来都纳入自己的思考领域内。

而痛苦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些人又往往不安于现状,却把精力与思绪集中在已经不存在的过去与尚未存在的未来,做着无意义的追悔和对未来产生焦虑和幻想。

这些痛苦的聪明人,又是极度孤独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又更加重了他们的痛苦程度——因为在这茫茫宇宙间,苍蓝的地球上,无数的人类中,却难有与之思想相配、相互理解的同类。

他们有着可以容下万物的宇宙之心,却难以另一个可以容下他们这宇宙之心的同类。

这种宇宙式的孤独是一种以深邃的纯黑为底色的孤独,也是一种寂静无声的孤独,更是一种冰冷却习以为常的孤独。

可能人类智慧给他们带来的唯一好处,就是能让他们承载更多的孤独吧。

对于那些不善思考,思绪简单的人来说,他们所关注的只有当下,这从根本上就剔除了人类的两大痛苦来源——对过去的懊悔和对未来的焦虑。

所以他们几乎很少会有孤独的感受,因为他们善于混入人群,融入主流,可以将自己的思维随意塑形,去获得最大的快乐。

「今朝有酒今朝醉」、「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这种绝大部分人都嗤之以鼻的活法,可能真的是对绝大部分人类来说,是度过自己短暂人生的最佳法则。

可能就像叔本华说的那样,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著名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