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总面积3176平方公里,约占青岛市总面积的十分之三, 被誉为青岛的“后花园”,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一个县级市。
在这片岛城后花园的沃土上,有一座古老的小镇,它曾是历史上的平南县、蓼兰县驻地,承载着许多难忘的记忆和短暂的辉煌时光,这里就是如今的平度市蓼兰镇。
清代平度州地图
清代,平度州的行政区划是:县城分为六厢,乡村分为十乡。蓼兰乡领社为:蓼兰、张家邱、横构、荆家庄、蒲家庄、李家庄、田家庄、庄科、王家庄、吴家庄、马家庄、邱西。
蓼兰,读作“liao lan ”,现为平度市蓼兰镇驻地(分为多个行政村),根据村名石碑记载,“明代,云南和山西移民先后迁到此处,有段、焦、王等姓氏,因此处地势洼涝,蓼草、兰草丛生,这些花草不仅好看,而且可以用作染料,居民爱之如宝,故以两草首字作为村名。
民国二十年(1931年)废除乡社分县境为7个区,280个乡(镇),蓼兰镇被划为第六区。
1945年的区划,蓼兰属平南县辖。
1945年秋至1949年秋,平度曾一分为四,境内设立了四个县,分别是平度(平北)、平西、平南和平东。四个县的驻地分别是:平度县驻平度城;平西县驻张舍,后迁城子、昌里;平南县驻蓼兰;平东县驻南村,后迁古岘。值得一提的是,这四个县虽然都是从平度析出,但却分属当时胶东行政区不同的专区管辖,其中,平度和平西归西海专区,平南和平东归南海专区。
1950年胶东行政公署撤销,平度、平西、平南、平东隶属莱阳专区。
由于是从原平度县析出的缘故,以上四个县在开头都带有一个“平”字,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其中的“平南县”更名,称作“蓼兰县”。
1953年蓼兰县政区图
1952年6月,精简政区,平南县因与广西平南县重名而更名为蓼兰县,并撤销马丘、宅科、挑河、亭口、斜沟区。1953年8月,平西县并入蓼兰县,辖18个区201个乡,县政府驻蓼兰。
1956年平度县政区图
1956年6月,蓼兰县并入平度县,改属潍坊专区。自此,平南县消失至今。如今,我们还能从当年的邮封、邮戳,领略平南县的昔日盛衰。
明代建村的先民应该想不到,过了数百年之后,“蓼兰”这个名字,一度成为县级区划的名称。
蓼兰县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根据平度大事记记载,1956年3月,平度、蓼兰两县重新合并为平度县。从1952年6月改名算起,蓼兰县这个名字使用了约四年。
虽然时间相对短暂,但不少带有蓼兰县印记的老物件流传了下来,比如各类纸质证件等,相信蓼兰一带的朋友,很多人可能都在长辈家中见过一些。
蓼兰镇位于平度市南10公里,镇域面积238.1平方公里,辖162个行政村,人口8.9万,是全国重点镇、国家级星火小城镇示范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镇。
蓼兰,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建国前后,更曾经是平南县、蓼兰县县城所在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以下是一组1950年代至1990年代蓼兰镇的老照片,希望帧帧旧照带给您浓浓的乡愁,感受走过的不平凡的岁月。
蓼兰记忆
1952年6月,中共平南县委成员与部分工作人员合影,1952年6月,平南县改为蓼兰县,县人民政府驻蓼兰。
1956年3月10日,中共蓼兰县委成员合影,1953年9月,平西、蓼兰两县合并,称蓼兰县,县人民政府驻蓼兰。
1960年,平度县文艺会演大会蓼兰代表队留影。
1968年,“高平路上五虎将”之一于海亭给马家沟民兵讲亲身经历。
1976年,蓼兰公社韩坵大队玉米长势正旺。
1977年,何家店公社干部与技术人员一道亲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搞规划、搞设计、抓施工、抓验收。
1983年底,时任省委副书记陆懋曾专程来县检查指导改水降氟工作,到正在试点的万家公社西刘家口大队了解情况。
1983年,平度县万家公社除氟改水工程竣工剪彩大会会场。
1984年,宅科乡阀门厂车间。
1986年,引黄济青工程工地。
1994年,蓼兰镇许家村村民养蚕。
每一段留不住的岁月,都有一个忘不掉的故事。难忘曾经,难忘那些岁月......
本组图文编辑源自胶东故事会、平度市志、蓼兰宣传办、平度大事记等。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