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坡镇位于山东省久负盛名的铁道游击队故乡微山县的北端、火炬路最南端,与济宁市区、兖州矿区毗邻,山东省经济规划三大经济圈之一济宁经济圈辐射范围内,是千古绝唱“梁祝文化”的发祥地。104省道贯穿全镇,与京福高速、京沪高速、省道岚济公路毗邻,距济宁火车站、邹城火车站均半小时车程,境内有白马河黄金水道,建有高标准港口,经南四湖直通京杭大运河,距日照港310公里,距青岛港550公里;北距济南机场160公里,南离徐州机场130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祝故事可以了解马坡的由来,同窗三载的深情,十八相送的缠绵,最后双双化蝶的凄美……梁祝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常有人把“梁山伯与祝英台”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作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牛郎与织女》,另有《柳毅与洞庭龙女》)之一的“梁祝传说”,由浙江、江苏、山东、河南联合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山东,“梁祝”的具体传说地在济宁市微山县马坡镇一带,至今梁、祝、马三家不通婚,而且不唱梁祝戏,不放梁祝电影。

随着“梁祝传说”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济宁“梁祝传说”展览在山东省文化遗产展览上高调亮相,关于梁祝的话题骤然热了起来。济宁和梁祝传说究竟是什么关系?梁祝传说申报遗产名录是怎样成功的?

济宁微山县马坡镇有个“梁家林”,那里出土了明正德年间的“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至今,梁、祝、马三姓村落有地可考,并且关于梁祝鲜为人知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坡村有5000多人,98%的人姓马,马文才的后裔大多在这里。谈起村名,马坡党委宣传干事、监察主任吴琦回忆,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还上学时,其同学就都知道马坡村的故事:古时候,马坡北边有个西庄村,村里有个姓马的“大财主”,就是马文才的父亲,“马财主”以养马、拉马车为生,他家的马很多很多,有草的时候就到草木茂盛的南边去放马,时间长了,他放马的地方就叫马坡。

“马财主”的马多了,车多了,就在村西南建了马棚、马车店。白天放完马,晚上就将马赶到马棚里;白天马车出门,晚上回来就停到马车店里。所以,西庄西南就叫马店。后来,“马财主”的车店起了大火,马家开始迁居。直到现在,马店村地上1米至5米处,都能挖出1米多厚的草木灰积层及一些烧焦的兽骨。

任城区接庄镇岔河村有1500多人,祝姓人口有90%以上,因为水灾,他们从九曲村迁来。2003年夏天,吴琦等人在九曲村发现了几十块汉墓石、汉画石和明末清初的破碑。有意思的是,碑角有祝来奉等人的名字,而“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上说,梁祝的籍地“在昔济宁九曲村”。

马坡人都说梁氏的后代在两城。两城的梁氏是这里的老户人家,问他们是不是与梁山伯一家,他们说:“一笔写不出二梁来”。

马坡村杜庆友老人讲,杜家老辈买不起地,他爷爷百年之后,埋在了“梁家林”。当时18亩地没人管,他父亲“杜善人”在林里离梁祝坟不远处开了一亩九分三的菜园,没事就去收拾菜园。后来,两城梁家人来上坟,见梁祝坟比过去干净了,知道是“杜善人”打扫的,所以他们每年春节来上坟时,就给“杜善人”磕几个拜谢头。后来,马坡放了一次梁祝电影,两城梁家人再也没有来上过坟。而2003年农历“鬼节”那天,“梁山伯”林里又有人烧了八大堆纸钱。有人推测,那是两城人又来上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坡乡是梁祝文化的发祥地,70年代曾挖掘出梁祝墓碑,据有关专家考证,是全国九处梁祝墓中唯一有墓志纪事,且于纪事中载明二人合葬的地方。2006年元月份“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传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第一号非物质类文化遗产,山东济宁马坡因存有历史人证、历史碑证、当地祝、马禁婚俗证,成为申遗地区之一。拟引进外资,建设梁祝文化旅游区,重修梁祝墓,唱响梁祝旅游文化,形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生态、文化、民俗、休闲、旅游相统一的格局。(刘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