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花甲的老魏

一年内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只因“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室间隔穿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次交锋

一年前,老魏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所幸2小时内急诊转入医院,紧急开通了已闭塞的右冠脉,及时的治疗让老魏与死神来了次“极限擦肩”。

死神复仇

今年4月初,老魏再次突发急性心肌梗死,但这一次还合并有室间隔穿孔(直径19mm)、急性心衰、急性肝肾功能不全等多种并发症。

急诊转入河南省胸科医院后,心血管外科八病区(大血管外科)主任张力团队立刻为老魏实施“PCI并室间隔穿孔封堵”治疗,开通闭塞前降支冠状动脉的同时及时“补洞”,将室间隔穿孔“大事化小(将大孔变为小孔)”以达到纠正心衰及脏器功能不全目的,为后续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三战连胜

一个月前,老魏受凉后再次突发急性心衰(室间隔穿孔残余相关),经过充分术前准备,张力团队再次为老魏实施了“室间隔穿孔修补术”外科治疗。

至此,纠缠了老魏1年的病痛终于彻底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室间隔穿孔?

心脏的冠状动脉闭塞时,心肌就会发生急性、持续性的缺血缺氧,进而坏死,即是急性心肌梗死。

室间隔是左右心室的间隔内壁,大部分由心肌构成,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肌梗死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常有明确的心肌梗死病史,常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后1-2周。

患病情况如何?

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约占心肌梗死的1%~3%,即使在急性溶栓或开通闭塞冠脉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亦有0.2%-0.4%的发病率,预后非常差。

心梗后室间隔穿孔完全不同于先天性室缺,两者在治疗上亦存在很大差别。25%的患者在1天内死亡,50%在1周内死亡,80%在4周内死亡,仅有7%能活到1年以上。因此,一旦确诊,均需手术治疗。

主要症状有哪些?

胸痛;呼吸短促;低血压,若不治疗,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急性肺水肿、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等威胁生命的严重情况,死亡率高达90%。

经过手术治疗的患者,症状可以逐步改善,且死亡率可降低至20%-40%。通过手术挽救生命的患者,可能会存留心肌梗死、室壁瘤、心律失常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魏是不幸的,如此凶险的疾病多次找上了他。

但他又是幸运的,每次与死神交锋时,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第一次手术是在急性心肌梗死后于最佳有效时间内急诊开通闭塞冠脉血管,及时恢复心肌血供,减轻心肌梗死范围避免了严重并发症。

第二次手术“大事化小”(变大孔为小孔)。

再次心肌梗死后及时开通闭塞血管同时采用同期封堵技术将较大的室间隔穿孔变为小孔,改善脏器功能衰竭情况,为心肌修复争取一定的时间。

第三次手术“小事化了”,利用外科手术彻底修复室间隔穿孔。

经过介入治疗后,老魏的心脏得到充分的休养时间,这段时间内心肌坏死及室间隔组织坏死范围固定,并修复存活大部分心肌组织,使得外科修复手术得以顺利实施且避免了残余漏等并发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力团队术中发现,老魏的心脏有两处穿孔(一处为封堵器近心尖部边漏,呈残月形,15mmx5mm,一处为室间隔中央位置,l椭圆形10mmx13mm),术中均经右房三尖瓣径路找到并修补。

因术中探查左心室壁心尖部并无心肌坏死及室壁瘤的形成(得益于之前及时有效的治疗),所以避免了左心室切口(保留心室壁的完整性、避免心肌再次损伤)。

张力说,室间隔穿孔虽有明确的病因,可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但改善生活习惯会对远离疾病有帮助。

张力强调,日常应注意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及时正规治疗原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的人群,一旦出现胸痛、气促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河南省胸科医院 陈玉新 徐紫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