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8年,19岁的陶澍迎娶富家黄小姐,洞房之夜,掀开红盖头一刹那,陶澍察觉出了端倪,19岁的陶澍和一位女子入洞房,掀开红盖头一刹那,陶澍生出了几分疑虑,发觉自己新婚之夜的新娘子不是自己要明媒正娶的黄家小姐。后来,新娘坦白了,果然不是小姐,而是“李代桃僵”的丫鬟,是“狸猫换了太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澍一生可以说是传奇,十分厉害,备受清朝皇帝恩宠,在政坛上混得风生水起,在文坛也堪称是扛把子,绝对是个引领风骚之人。

不过新婚之夜的尴尬事,是发生在他年轻的时候,当时他家穷得叮当响,能与富贵千金喜结良缘,是一桩美事,结果洞房之夜掀开盖头后,却发现新娘子被人掉了包。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知道后是如何处理的?要讲清楚,还得从他年轻时被骗婚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门定亲风波

陶澍出生在1779年,湖南安化县小淹镇陶家湾人,家境中等。父亲陶必铨一生想要走上仕途,但生活无情地嘲笑了他,偏偏是“逢考必落”,终其一生就是个秀才。

为了生计,最后干脆放弃,安心当了一个教书匠,不过,父亲教书先生这个职业,三天两头的换东家,陶澍就跟着父亲到处漂泊,还经常挨饿,父亲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儿子陶澍是个机灵鬼,悟性好,学得又快,所以陶必铨对这个儿子抱很大的期望。7岁的时候,父亲就带着他一起在外求学,再加上有父亲陶必铨手把手的教导,陶澍肚子里的墨水,一点都不比他爹少。

1797年,父子二人一起参加乡试,此时,父亲42岁,儿子18岁。不得不说,年纪轻轻就成了秀才,前途不可限量。

有意思的是,有一个姓黄的富户,打起陶澍的主意。原来他家中有个闺女,正值妙龄,黄家老爷想找个肚子里有墨水儿的女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家中不是万贯家财,但在安化当地也算得上一个有头有脸的人家。给闺女找一个读书人,一来,有个学识渊博的女婿,面子有光彩;二来,若科举高中,自己就是官老爷的岳父了,说不定自己还能飞黄腾达。

于是,黄老爷四处托人物色,结果看中了陶澍,虽说陶家现在穷,但是陶澍这小子一肚子墨水,如果,这小子中了举人,仕途一片光明,到时左邻右舍,谁都想攀上陶澍,不如早作“投资”,一旦陶澍成功了,自家女儿的前程就保证了。

不管怎样,黄老爷认为陶澍从小聪颖,有些名气,以后就是个“潜力股”。那时候结亲讲究门当户对,陶必铨父子再怎么有才,在大户人家的富贵眼睛里也只是一对穷酸文人罢了。

黄老爷二话不说,马上差人带许多东西前去陶家提亲,陶必铨对这个从天而降的好姻缘也是十分高兴,毕竟家里条件就放在那里,就爽快答应了这门亲事。

但对于这门亲事,陶澍倒也无所谓,毕竟,女子一面未见,长得啥样都不知道。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能当儿戏?

就这样,陶黄两个从未谋面的年轻人,定下了婚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家决意悔婚,“狸猫换太子”

定下婚约后,陶澍继续攻读,能考取功名,黄家千金也在等待着陶澍高中的那一天。

1797年,陶家父子二人参加乡试,结果,陶澍可能遗传他父亲陶必铨的运势,二人双双落榜,被一窝给端了,这打击太大了!

这下,黄家就开始犯嘀咕了,这陶家的求学路屡次落榜,莫非陶家人压根就没有中举的命?黄家一思量,把闺女嫁给他,就吃大亏了。

黄家突然有一丝悔意,思来想去,就想退婚。不过,退婚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如果没有缘由,依照大清律法,若单方面悔婚的话,属于“毁约”,不仅掏钱双倍赔偿陶家损失,还得亲手把自己女儿送到陶家。

黄老爷正犹豫不决的时候,有个乡绅世家一个姓吴的富翁,夫人去世后,他寻思着续弦,听说黄老爷家的千金有点姿色,便登门来采访,就想高价聘礼与黄老爷谈谈这门亲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家在当地是有名的大户,财力雄厚,黄老爷早就有耳闻了,看吴家出手阔气,禁不住金钱的诱惑,同时看这个准女婿也没有什么出息,决意要悔婚。

不过,黄家的姑娘,偏偏也想找个高富帅当老公,也不想不嫁穷书生。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既然女儿都有这意思了,黄家干脆就答应,将女儿嫁给吴家。

那中间隔着陶家怎么办?

正当黄老爷愁眉莫展的时候,掂量了一下在一旁伺候的丫鬟,这位貌美的丫鬟似乎会意到了黄老爷的意思,立马站了出来,对黄老爷说她愿意代替黄家大小姐嫁到陶家。

黄老爷一听,拍手称“狸猫换太子”好计策,反正陶澍和自己女儿没见过面。所以立马起身准备张罗,对外宣称这个丫鬟是他黄家的二千金,然后与陶家商定大喜之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快,陶澍和黄家“小姐”的婚礼如期进行,陶家这边不明就里,敲锣打鼓就来迎娶这个冒充的“黄家千金”丫鬟进门。

这天,苍天作证,大地作证,百姓作证,就这样,一对新人礼成!陶家人非常感谢黄家人,瞧得起他们陶家,将千金嫁了过来。

也就是说,陶家人压根不知道新娘子已经被人调包。就在陶澍掀开红盖头,除了看到了这新娘子的眼中的恐惧,还有眼中的担心,并且陶澍也发现了姑娘的手粗脚大的,粗活干了不少,不像养尊处优的富家大小姐。

这个丫鬟也很坦诚,在新婚之夜将此事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告诉了陶澍,得知自己的新婚妻子,已经被掉包,陶澍陷入了沉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娘子“被掉包”,陶澍宽心接纳

这时候,这个丫鬟也抱着被休扫地出门的打算了,但陶澍也并非是无情无义之人,知道事情原委后,看到姑娘的真诚,陶澍不怒反喜,宽心地接纳了这个名叫黄德芬的丫鬟,并告诉她,你是我明媒正娶妻子,我愿意与你度过一生。

一席话说完,感动得黄德芬哭成泪人,心中充满了温暖,这样的夫君可是上天赐给她的最完美的礼物。

于是,这一场“骗婚风波”,就这样被消弭在无形之中。

成婚后,他不仅没有嫌弃这个妻子,反而十分尊重,在这个妻子的鼓励下,一路高歌猛进。

而黄德芬婚后,也是以德报德,对陶家越发的上心,把陶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就是为了让陶澍安安心心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证明陶澍不光看人眼光准,还是一个经世奇才。自从有这个贤内助后,他人生犹如开挂般,1800年,陶澍参加了乡试,这次,陶澍中了举人。

不过,1801年,陶澍入京赶考,落榜了。对于陶澍中了举人,黄家人自然还没有太在意,也没有太大的悔意。

直到1802年,嘉庆开了恩科,这意味着,1801年落榜的,又可以进行会试了。这一次,陶澍考中了进士,通过会试、殿试后,陶澍定为55名。

这是安化第一个进士,整个安化都轰动了。这下陶家算是熬出来了,不仅高中皇榜,还一路晋升,此时的吴家从社会地位、人际关系,都是无法与陶澍相提并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庆九年,陶澍赴任翰林院,不过父亲陶必铨在嘉庆十年病逝,当了半辈子的秀才,他还是很欣慰的,毕竟,把儿子培养出来了。

陶澍官场混得如鱼得水,从一个翰林编修开始,一路历经监察御史、户部给事中等官职,到了嘉庆帝驾崩的那一年,陶澍已经是川东兵备道。

1820年,由于陶澍能力颇强,并且风评极好,陶澍被道光皇帝任命为山西按察使。三年之后,44岁的陶澍成了安徽巡抚。

1830年,51岁的陶澍担任了两江总督,成为了真正的封疆大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无一不受到陶澍的影响,而且,左宗棠成为了陶澍的亲家,胡林翼成为了陶澍的女婿,有了陶澍的引路,才有了后来名震天下的左宗棠。

而当年不嫌弃他穷,代替富家女嫁给他的妻子黄德芬,也因夫而荣,被道光皇帝封为了一品诰命夫人,可谓是飞上枝头变凤凰。

陶澍虽然这些年官位不断升迁,高官得坐,期间,还娶了多位妾室,但他从未嫌弃丫鬟出身的妻子,哪怕是黄德芬只给他生了三个闺女,没有生儿子,陶澍依旧对她是礼遇有加,二人虽然是贫贱夫妻,却是感情深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千金与丫鬟婚后的命运截然不同。

据说,当年爱慕虚荣的黄家小姐在嫁到吴家后,最开始,她日子还算可以,这钱家有钱,吃的喝的用的,可劲地挥霍,但这钱财主不是老实的主,却是个喜欢耍横的主儿。

就在陶澍一路官运亨通时,而黄家千金的日子,没过几年,却每况愈下。吴家继续“挖墙脚”专业,侵占他人田产,争抢地盘,结果两相仇斗,黄氏女被打就一命呜呼,丈夫一死,吴家族人欺负黄氏女一个寡妇,侵占了她家的田产,黄氏女凄惨度日。

后来黄小姐被吴家族人赶出吴家,只能回娘家。黄老爷见女儿这么凄惨,又听闻陶澍这小子官是越做越大,悔不当初,急火攻心下,也撒手人寰。就这样,黄家千金成了一个孤苦伶仃的人,日子过得是凄凄惨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候陶澍已经发达了,陶澍回乡听说黄氏女的情况,念在当年旧情,赠给了黄氏女五十金。

黄氏女又惭愧又后悔,天天抱着这五十两黄金痛哭流涕,不舍得使用。偏偏黄氏女的儿子是个败家子,知道母亲有笔巨款,偷偷把这笔钱偷走,一时羞愤不堪,自缢而死。

还有人说,她的处境被大丫鬟黄德芬得知后,将她接到陶澍的老宅生活几年,后来黄家大小姐心中羞愧难当,便削发出家为尼了。

不过最终,这个黄家千金的结局成了迷,总之,过得不咋好!

正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如果当初黄家不急着否认陶澍,又何至于错过一个好女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