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不幸遇难,年仅28岁。

因毛岸英的特殊身份,很多人都忽略了跟他同时牺牲的,还有一位机要参谋,也是我军一位非常优秀的精英人才,名叫高瑞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瑞欣1927年出生于河北安国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除了务农之外,还兼做石匠,补贴家用,生活还算不错,高瑞欣也得以被送去上学读书。

1941年6月,高瑞欣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八路军冀中军区下属中学,开启了边学习边抗战的生涯。

1943年1月,中学拆分合并,几经辗转迁往延安,高瑞欣就进入抗大7分校学习,第二年经支部书记宋英奇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毕业后,高瑞欣因成绩优秀,被调入中央军委,而后被分配到军委一局担任参谋工作。

1947年3月,高瑞欣又被调入西北野战军司令部,担任作战参谋,在彭老总身边工作,成为彭老总非常倚重的参谋人员。

刚到西北野战军司令部时,高瑞欣还是一个新人,但他非常善于学习,夜以继日地了解各部队战史、作战主官、打法特点,还在作战规划、电文拟定、命令起草等等方面,广泛学习,多方请教,在短短数月内进步非常快,多次受到彭老总的夸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高瑞欣很喜欢下象棋,闲暇之余,经常与彭老总对弈,他年纪轻轻,却棋艺精湛,彭老总打趣说:“小高啊小高,年纪小,个子小,下棋倒是蛮高明的嘛!”

高瑞欣谦虚地说:“彭总,我的棋艺跟您比起来,还差得远呢,得向您多学习。”

这时,彭老总盯着棋盘说:“你既然这么说,允不允许我悔一步棋啊?”

话说,彭老总这也是“老毛病”了,经常喜欢悔棋,就是跟朱老总下棋也是照旧,为此没少被朱老总“教训”。

高瑞欣就说:“彭总,那可不行啊,棋落离肉,不许反悔!”

彭老总哈哈大笑,说:“好你个小高,果然是做参谋的好苗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1月,西北野战军前委于陕北米脂杨家沟召开扩大会议,毛主席、周恩来、彭老总等人参加会议。在会议结束后,由高瑞欣代表西北野战军,向各位首长介绍在历次作战中缴获的各种武器。

当他介绍完美制4.2英寸迫击炮后,毛主席问他:“高参谋,你对它的性能了解得不错嘛,会不会用啊?”

高瑞欣回答说:“主席,我会讲,就是不会用。”

毛主席笑着说:“会讲可不行啊,得到战场上学会用啊。”

不过,由于战事紧张,彭老总身边离不开人手,因此,高瑞欣到战场上历练的愿望,一直没能实现。

1949年2月,彭老总到河北西柏坡参加会议时,因为高瑞欣是河北人,彭老总就给他放假七天,让他回家探亲,顺便和未婚妻李翠莲订了婚,并在第二年3月完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高瑞欣的妻子和女儿)

两人结婚后,被安排去西北军区工作,路过西安时,高瑞欣特地去探望彭老总。看着昔日的小高如今已经结婚,彭老总非常高兴,嘱咐他到了兰州后,不仅要好好工作,还要照顾好家庭。

此时的彭老总与高瑞欣之间,已经不只是上下级那么简单,而是情同父子。

朝鲜战争爆发后,彭老总受命担任中国志愿军司令,赴朝作战,在他身边虽然有多名参谋人员,但彭老总仍然觉得有所不足,就特地向中央军委申请,把高瑞欣调到志愿军司令部。

高瑞欣接到命令后,二话不说,立即收拾行囊,与妻子做了简单的告别,便奔赴朝鲜前线。

当时,他的妻子已经怀有身孕,但是妻子也深明大义,知道国事为重,没有阻拦,只是期盼丈夫早日归来。

不幸的是,这一天始终都没有到来。

1950年11月18日,一路舟车劳顿后,高瑞欣终于抵达朝鲜大榆洞,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所在地。

当时,彭老总正在伏案工作,得知高瑞欣来了,立即放下手里的工作,出去迎接高瑞欣,高兴地说:“小高啊小高,你可算来了,欢迎欢迎!等得了闲,咱们两个继续杀几盘!”

高瑞欣到达司令部后,立即投入工作,帮彭老总起草命令、草拟电报,彭老总感慨地说:“从大西北到这朝鲜战场上,你都跟了我3年了,离开你,我还真有些不行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中国志愿军司令部进驻大榆洞后,每天都会遭到联合国军的空袭,志愿军副司令邓华多次嘱咐大家要做好准备,一旦敌机来袭,立即躲进防空洞里。

但是,不幸还是发生了。

1950年11月25日,四架敌机来袭,志愿军司令部的人立即转移,那四架敌机可能只是路过,没有发动空袭,转眼就飞走了。

大家觉得没有危险了,就开始陆续走出来,毛岸英和高瑞欣还有另外两个参谋跑进司令部,准备拿一份重要的文件和地图。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不幸发生了。

那四架敌机非常狡猾,知道中国志愿军会躲进防空洞里,就故意装作路过,飞走了,等过了一会儿后,又飞回来,扔下了大量燃烧弹。顿时,司令部变成一片火海,另外两个参谋及时跑了出去,而毛岸英与高瑞欣却没能逃出来,壮烈牺牲!

当时,毛岸英只有28岁,高瑞欣更是只有23岁,都在最好的年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彭老总得知两人牺牲的消息后,面色凝重,久久不语。

一位是毛主席的长子,一位是自己最爱的参谋,竟在一天之内双双牺牲,彭老总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

彭老总在向中央军委草拟电报时,虽然只有短短的100多个字,他却写了一个多小时,数易其稿,每每下笔都宛如千斤之重!

电文如下:

军委、高贺:

我们今日七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十一时敌机四架经过时他们四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四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志司廿五日十六时

电报传至北京后,周总理同样面色凝重,缓缓地说:“让我考虑考虑,先放一放再报告主席。”

后来的事大家都不陌生了,毛主席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虽然心里无比悲痛,但仍然保持着冷静,说出了那句让人心碎的话:“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彭老总也给高瑞欣所在的西北军区发去一封电报,写道:“高瑞欣同志在解放大西北的战争中是有贡献的,望军区向其亲属予以慰问。”

接到这封电报后,西北军区副司令张宗逊,与副政委甘泗淇、参谋长阎揆要等人商议后,决定暂时保密,等到高瑞欣的妻子李翠莲生完孩子后,再告诉她这个消息。

1952年11月25日,经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与政治部签署后,编号为001号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送到了高瑞欣的老家,交到了其胞弟高子刚的手上。

彭老总回国之后,通过多方途径,向高瑞欣的妻女表示慰问,给予了各种帮助。

后来,李翠莲与西北军区司令部的一位干部杨守信重组家庭,彭老总得知后,表示了祝贺,说:“小高啊,你在那边终于可以放心了,你的妻子和女儿都挺好的。以后等我见到了马克思,还要同你杀几盘,过过棋瘾啊!”

(参考资料:《朝鲜战争》《国家记忆》《中国新闻周刊》《军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