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2.12、陶安公通天

1.12.12、陶安公通天

陶安公者,六安铸冶师也。数行火。火一朝散上,紫色冲天。公伏冶下求哀。须臾,朱雀止冶上,曰:“安公,安公!冶与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龙。”至时,安公骑之,从东南去。城邑数万人,豫祖安送之,皆辞诀。

解析

这则有的版本标题是“陶安公骑赤龙”。通天,是说实质;骑赤龙,是说通天的途径方式。各有侧重吧。

陶安公,古时仙人。结合后文,六安郡治设置于西汉,所以,陶安公应该是西汉时候的仙人。他的绝活仙技是金属冶炼铸造。

六安,郡国名。六,不要读liù,应该读陆。春秋时有六(lù)国,在现今的安徽省六安县北。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平定淮南王、衡山王叛乱后,改衡山国六(lù)县、安丰等县置六安王国。取六县、安丰县两个县的首字为名,是为六安,有“六(lù)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

铸冶师,铸造冶炼师。冶炼熔铸金属的技师。

---者,---也。判断句式。

数,读硕,屡次,多次,表示频度的副词。

行,进行,实行,施行。

行火,就是生火,点火,起火,启火,烧火。开火冶炼。

朝,早晨,借代为一天。一朝,就是一天。有一天。

冶炼炉中的火,烧得太厉害,散出炉膛,直向上冲,冲向天空。而且还是紫色的火焰。

火焰的温度决定火焰的颜色。低温的时候是红外线,随着温度的上升,火焰从红色橙色(3000度),到黄色白色(4000度),到青色蓝色(5000~6000度),到紫色(7000以上),到最后看不见的紫外线(几万度),颜色不断改变。

从高能物理来说,红外线,有色光谱段的火焰都是低能量的火焰,温度继续高上去,火焰的颜色从紫外线到X线、到伽马线等等,这些都是无法形容的“颜色”。

在古代,紫色火焰,已经是很高的温度了。提高炉温,这是古代金属冶炼的重要指标追求。

陶安公这一炉烧出了紫火,而且火势巨大猛烈,直冲云霄,声势很是吓人。陶安公也被吓得趴伏在冶炼炉下,还一个劲儿地哀求祈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概古时的冶炼炉质量不行,抗高温力不够,承受不住如此高温,火温太高了,炉子有烧坏的可能。因此陶安公才害怕哀求。况且炉火都冲出炼炉,冲向天空了呢。这太吓人了。

能烧出这么大的火势声威,可见陶安公冶炼技艺的高超。

须臾,时间词,一会儿,很短的时间。

朱雀,神鸟,古时四大灵物之一。四灵分别是苍龙(青龙)、白虎、朱雀、龟蛇(玄武)。朱雀,朱红色的鸟雀,主火,相传就是凤凰。凤凰自焚,浴火重生。还真是个火鸟。

火势冲天,就引来了火鸟朱雀。

止,停止,停驻,这里是说朱雀停落在冶炼炉上。

朱雀还会说人话,真是神鸟。

冶与天通,冶炼与上天相通,靠冶炼和上天相通连。看来技艺高到一定程度,就都是通天之能啊。这算不算夺天工造化呢?巧夺天工就是指此吧。可见,还是要有本事,学本领。技不压身;一招鲜,吃遍天。硬道理啊!

迎汝以赤龙,倒装句,就是“以赤龙迎汝”。赤红色的天龙,很罕见,大概也是会使火的龙,火龙。没准儿这赤龙火龙就是天上的冶炼工呢。

陶安公的冶炼技艺真是超乎上天了。天上也缺乏这么厉害的冶炼技师吧,所以破格提拔,接入天庭,成为天界金属冶铸所的一员。

豫,预,预先,事先。提前准备。

祖,一种祭祀活动,出行时祭祀路神,以保佑一路平安。也引申为饯行,送行。本文后面有“送之”,可见“祖”在此就是指祭祀祖神,否则就语义重复了。

辞诀,辞行告别。辞,辞别,告辞,辞行。诀,诀别,告别。

这么多人为陶安公送行,还事先举行祭祀路神的盛大仪式,以预祝他一路平安顺利。陶安公很得民心呢。人缘不错!

陶安公,是六安的铸造冶炼技师。他多次生火冶炼。有一天炉火散乱向上燃烧,紫色的火焰直冲云天。陶安公趴伏在冶炼炉下,哀求祈祷。一会儿,朱雀鸟飞来,停落在冶炼炉上,说:“安公,安公!冶炼和天通。七月七日,用赤龙来接你上天庭。”到了约定的时候,陶安公骑着赤龙,从东南方向飞去。城市里几万人,预先祭祀路神为陶安公送行,安公都一个一个地向他们辞行告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