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脑立清?频谱水治疗?神不神奇?高效特效?请提高警惕,慎防陷阱!下面,东莞市市场监管局带你了解一批养老诈骗典型案例。

宣传“脑立清丸”虚假服用效果被查

2022年1月,东莞市市场监管局根据线索检查发现,东莞市某药业连锁有限公司在网络销售平台销售药品“脑立清丸”时,未经审查,发布含有“效果说话:爷爷有多年的高血压,每天都会头晕,心慌等症状,有时候严重的话头疼难受,特别是晚上的时候更疼,睡觉都睡不成,后来也是服用这个药……爷爷的病都治好了”等广告内容。

经查,上述使用效果均为虚构,没有事实依据,当事人违反了《广告法》第四条及第二十八条、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构成未经审查发布虚假药品广告的违法行为。市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当事人停止发布广告,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并对其作出行政处罚。

风险提示:药品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国家实行严格的药品管理制度,规定药品广告发布前应由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审查。未经审查,不得发布。以上未经审查擅自发布的药品广告,其行为违法,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无法保证,特别是广告中以“爷爷”作为案例,捏造服用效果,更容易引起老年人共鸣,误导欺骗老年消费群体。

销售“频谱水治疗仪”故意未明码标价被查

2022年8月,市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线索,对东莞市洪梅某产品经营部进行检查,发现该经营部在产品展示区摆放有1套“频谱水治疗仪”,由治疗仪(医疗器械)和净水器两种产品组合形成,销售时分别按照独立不同的价格进行销售。治疗仪(医疗器械)产品上贴有商品价格标签,但净水器却没有单独明示商品价格标签,故意不明码标价,哄骗消费者。

经查,上述行为涉嫌违反《价格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构成未按规定明码标价的违法行为。市市场监管局已对当事人进行立案调查。

风险提示:明码标价是指经营者导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公开标示商品价格、服务价格等有关信息的行为,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省时省事的优质服务和消费体验。不少商家不清楚明码标价是经营者的法定义务,甚至有少数经营者缺乏诚信意识,为了高价销售商品、牟取非法高额利润而故意不明码标价,哄骗消费者,尤其是辨别能力较弱的老年人盲目购买。

宣传“频谱治疗保健房,助力提高免疫力”被查

2022年8月,市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线索,对东莞市万江某电子产品经营部进行检查,发现该店投资人凌某的微信朋友圈有“频谱治疗保健房,助力提高免疫力”的宣传内容及“某频谱水治疗仪JF-139”的宣传视频,当事人无法提供上述内容的证明材料。

经查,当事人涉嫌违反《广告法》第四条和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构成发布虚假广告的违法行为。市市场监管局已对当事人进行立案调查。

风险提示: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任何形式的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当事人涉嫌捏造事实,夸大产品的功效,并以提高免疫力作为噱头进行广告宣传,容易误导防范意识弱的老年人群体,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来源:东莞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