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晚,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开展稳链保产行动。针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实行分类差异化防疫措施,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支持重点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闭环生产。

9月6日,记者在成都东部新区看到,疫情防控期间,在严格的防控措施之下,新区生活虽然“慢”了,但在新区项目工地、产业园区建设现场,机械高速运转,工人们忙碌往来,施工、建设丝毫没有松懈。据成都东部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发生以来,新区随即启动“防疫泡泡”模式,各企业针对自身情况,采取了严格有效的闭环管理生产措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在鼓足干劲保生产、抓建设。

严格防疫抢抓进度 重大项目建设快速有序推进

“请大家戴好口罩打开健康码接受检查,自觉测体温。”9月6日下午,在成都东部新区山水湖境社区二期施工现场,员工逐一测温扫码进入,秩序井然。项目负责人赵光华介绍:“工地采取作业区、生活区、办公区分区封闭管理,除了对每天进出各分区人员进行测温、登记外,还坚持对公共区域消毒,确保施工工地环境卫生安全。”此外,该公司还建立了专门的仓储室,储备了充足的生活、防疫物资。100多名工人、管理人员正常生活。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山水湖境社区二期项目施工如常开展,工人们在工地上挥汗施工,现场繁忙有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东部新区重大项目建设现场

在武康大道项目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一方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一方面抢抓当前有利的施工天气,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当前,武康大道项目建设现场实行了闭环管理,人员进入必须佩戴口罩、扫码测温和登记信息。据项目方介绍,项目方派遣了3名技术管理人员,驻扎现场与工友同吃同住,为丰富闭环管理期间工人的生活,项目方还积极组织员工在露天场所,举行打羽毛球、观看线上演唱会等活动。伴随着极端高温天气的“撤离”,武康大道项目在有序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加快建设步伐,向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发起冲刺。目前,武康大道蜀都河大桥已初具雏形,关键阻碍点“海大燃气”迁改工作正有序推进。

员工不足领导顶上 企业全力确保重要订单生产

位于简州新城的海大集团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各自岗位上有序作业,呈现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集团生产区和生活区相隔一条公路。疫情发生后,该集团启动“防疫泡泡”模式,将生产生活区纳入驻厂大闭环生产管理,在职工宿舍增设了床位,供员工居住。集团对所有厂区人员每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对各区域每2小时进行一次消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大集团生产现场

“在现阶段,集团使用了固定货运车辆并为入厂的物流车辆制定了行驶路线、固定停放地点,通过对车辆和司机的管理,最大限度降低病毒传播风险。”该集团负责人表示,在部分员工居家无法正常上班的情况下,海大集团目前员工到岗率仍在60%左右,各项生产正在稳步加速进行。

突如其来的疫情还打乱了四川雄州慈泓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进度,该公司位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贾家街道。当前,为了保安全、保生产,该公司从董事长到一线员工团结一心,放弃平常往返公司和家上下班的方式,进入“防疫泡泡”状态中,驻扎在厂区,并实行闭环管理,尽量保障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

据该公司行政主管唐家旺介绍,由于前期一部分员工被隔离在家,目前公司在岗率约50%。“成品库房管理员无法到岗,就有上级领导到一线顶替,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唐家旺说,目前,该公司生产车间运作正常,有效保障了重要订单的生产。

尽管遭受疫情冲击,但在成都东部新区这片热土上,建设者们始终没有停歇,机械轰鸣传递发展信心,项目落地激发经济活力,成都东部新区正全力克服疫情带来的阻力,持续着生产建设热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步向前。

(四川经济网记者 苏俊 毛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