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6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表示,目前我国工业母机行业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整体处于世界第二梯队。

下一步,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做好工业母机行业顶层设计,统筹产业、财税、金融等各项政策,推动工业母机行业高质量发展。

而昨晚集体学习会议又传来了重大利好。

会议指出,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Z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

要加强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坚持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瞄准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G家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A股来说,自然会想到半导体芯片、工业母机等高端制造业方向。今天相关板块就一度冲高,其中明志科技20CM涨停!

工业母机

工业母机

机床是制造业的“工业母机”。

机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以切削加工为例,基本原理是利用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去除工件上多余材料,使之达到图纸要求的形状及尺寸精度。

按照切割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金属加工机床和数控机床,其中数控机床的设计制造水平是一个G家制造业发展水平的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数控铣床的基础上,再配以刀具库和自动换刀系统,就构成加工中心。

加工中心优势在于:1)具有自动换刀装置,通过在刀库安装不同用途刀具,可在一次装夹后,实现钻孔、镗孔、铰孔、扩孔、攻螺纹、切槽、铣削等多种加工,工序高度集中;

2)能够自动完成多平面、多角度的多工序加工;

3)可自动改变主轴转速、进给量等。加工中心由于工序的集中和自动换刀,减少了工件的装夹、测量和机床调整时间,同时也减少了工序之间的工件周转、搬运和存放时间,使机床的切削时间达到机床开动时间80%左右(普通机床仅为15~20%),极大提高生产效率。

尤其是在加工零件形状比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产品更换频繁的工件,更具有经济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机床行业为装备制造业提供生产设备,下游涵盖传统机械工业、汽车工业、电力设备、铁路机车、船舶、国防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石油化工、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技术工业以及其他加工工业。

《中国制造2025》规划路线图将也已将上述领域中的重要生产设备,如航空航天装备大型结构件制造与装配装备、航空发动机制造关键装备、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关键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零部件成套加工装备、大容量电力装备制造装备、工程及农业机械生产线等高端数控机床及其成套产品作为未来机床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解决“卡脖子”发力

解决“卡脖子”发力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床消费国以及生产国。供给端来看,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机床产值为218亿欧元,占据31%的份额,位居首位;其次是德国、日本在全球市场中的总产值分别达到90、89亿欧元,市场份额均为13%。

需求端来看,我国消费额增速位居全球第一;其次是美国、德国。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预计2024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超过570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我国机床产业大而不强,高端亟待突破,核心技术上仍面临“卡脖子”问题。

机床下游的大多工业生产设备都有加工精度要求,加工精度越高设备越贵,而工业母机作为生产这些工业生产设备的设备,要求的加工精度更高。

我国低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约60%,中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约30%,高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仅约10%。我国高端机床数控系统、传动部件和功能部件等一系列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国产零部件使用率较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工业母机取得了一批重大的创新型成果,包括研制了三大类高档数控机床,开发了五大类大型重型基础制造装备,突破了高速切削,多轴联动加工等12项关键核心技术。

其中,龙门五轴机床、8万吨模锻压力机等一大批大国重器填补了国内空白,形成了中国在航空航天、发电装备、船舶制造等领域的高端制造能力,也解决了一大批“卡脖子”的装备制造问题。

银河证券指出,我国机床核心零部件如数控系统、高端机床如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依然严重依赖进口,且行业集中度较低。随着制造业强链补链推进,行业集中度提升、向高端化发展趋势明朗,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相关企业经营数据对比,非推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要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投资者参考,仅出于传播财学资讯的目的,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