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丁斌祥

用手工将湿麻劈成细缕,并拈成细纱,一般一天能绩二三两纱,精工出细活,若要织出高扣数精品夏布,一天难绩一两纱。再经过经纱、刷浆、上机、织造四道工序。最后,再经过经纱和织布,万载夏布才可成型……这样的工作每天都在宋树牙身上上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大半辈子都在从事夏布的制作。据宋树牙介绍,万载夏布制作技艺是万载县上千年的传统手工技艺,在唐时列为贡品。夏布用途广泛,可作床上用品、褥垫、墙布、门帘、工艺品、工业用布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在万载县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万载夏布,但随着工业化大力推广,手工艺行业也面临了冲击,经历了萧条的过程,好在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这才让万载夏布重新焕发了生机。”宋树牙表示,夏布所用的原材料主要是苎麻,以前用的多为野生苎麻,现在大多用的是农民自己种植的苎麻。

从原料选材到繁复的工艺,万载夏布不仅是老百姓家中的日常用品,其更像是一件手工艺品。“夏布比较轻软,容易清洗,不易变形,穿起来比较凉爽舒适。”宋树牙表示,现在夏布的销售情况良好,上海、北京等地的公司一般会购买夏布来制成工艺品,随着电商高度发展、物流设施的完善,传统夏布也能走出江西大放异彩。对于未来,宋树牙希望将夏布文化传承推广,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到传统之美,与文化产生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树牙作为万载夏布从业者的一个缩影,也间接反映了夏布产业的兴旺。自夏布文化馆在万载古城内开业以来,千年夏布借旅游焕发新活力,夏布制品日均销售达200余件,月均营业额近15万。

2009年万载夏布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万载夏布纱质细腻、经纬咸宜、不皱折、不变形、易洗涤,凉爽清汗,是一种纯手工的环保产品,作为当地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一种文化载体,有独特的品质。

“万载夏布和万载古城都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用夏布制作的文创产品借助万载古城旅游景区得到广泛认可。”万载古城夏布文化馆魏松涛说,万载古城是国家AAAA级景区,万载县以“三拼三促”精神为指引,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前来参观,而古城夏布文化馆的夏布产品借助景区旅游热潮也迎来了产销两旺,截至目前,夏布文化馆内夏布产品销售展区达327平方米,产品月销售额环比增加35%,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带动了20多名员工就业。

审签:朱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