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陈永贵临终前曾这样说:

“我这辈子能和毛主席连在一起,也不算白活一场,人注定都要死的,我没有给毛主席丢脸。作为一个农民,成为党中央的政治局委员,谁能想到呢?我敢说,我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个农民。”

1963年南巡,毛泽东第一次注意到陈永贵

要论起毛泽东第一次注意到陈永贵这个人,是在1963年南巡期间。

当列车停靠在河北邯郸的时候,山西省委书记陶鲁茄向毛泽东汇报工作。谈话间,陶鲁茄特别提到了陈永贵,说他是自己见过最杰出的一个农民,并讲述了陈永贵动员大寨人民战胜灾难,创造奇迹的事情。

听过汇报后,毛泽东马上问陶鲁茄要了陈永贵的事迹材料,看过之后更是对其大加赞赏,并在后来发起“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而“战天斗地,自力更生”的大寨精神也从此得到传扬。

说到陈永贵,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大寨精神,而他吃苦耐劳,说干就干的精神,也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

陈永贵是个非常朴实的农民,34岁入党,一直到38岁那年才有了让自己大放异彩的机会。1952年,陈永贵接替贾进才,出任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的支部书记。

彼时的大寨村环境十分恶劣,陈永贵便亲力亲为,带领大寨人民艰苦创业,用扁担把山下的土挑到山上造田。陈永贵农业生产经验丰富,而且事事亲力亲为、带头苦干,大寨人民没有不信服他的。

在常年的生产劳动中,陈永贵渐渐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农业生产管理制度。在他的带领下,大寨粮食产量每年都能取得新突破,生活水平也跟着稳步提高。

可好景不长,在1963年夏天,大寨面临了许多天灾的挑战,接连不断的洪水、风灾、雹灾、霜冻、干旱,让大寨的土地承受了许多磨难。特大洪水冲毁了村民的房屋,好不容易修建起来的梯田也毁于一旦。

此情此景下,山西省委决定调一批救援物资给大寨,也有人建议陈永贵向国家申请援助。可陈永贵这时却说,国家救济粮、救济款、救济物资统统不要,社员口粮、劳动日分值、卖给国家的粮食也一个都不能少。

要知道,根据当时的情形推断,大寨的农业生产要想得到恢复,至少需要十年八年的时间。然而,在陈永贵的带领下,大寨人迎难而上,自力更生,顽强拼搏,最后硬是在如此大灾的年月夺得了大丰收,向国家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随后,山西省内掀起了一股学大寨的高潮,陈永贵在会上向大家分享并介绍经验,山西作家赵树理当时也在现场。听过陈永贵的分享后,赵树理连忙跑到陶鲁茄的办公室,十分激动地说:“陶书记,我今天发现了一个人才!”

赵树理说得悬乎,陶鲁茄便问是谁。

“陈永贵!他话里没有一处讲到毛泽东,说的话却处处体现着毛泽东思想;没有一处提到哲学,却处处都能感觉到辩证法,我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年年底,中南局书记李一清来到大寨参观,在目睹了大寨的现状后,他动情地说:“陈永贵有强大的魅力,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他表现出了非凡的指挥才能。”

就这样,陈永贵的名字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更是在后来得到了毛泽东的注意和重视。

1964年毛泽东生日邀请陈永贵,称他为农业专家

1964年12月26日,毛泽东71岁生日那天,他在人民大会堂的小宴会厅里安排了三桌酒席,50岁的陈永贵有幸得到邀请。

这是毛泽东生平最后一次公开的生日宴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用自己的稿费请大家吃顿饭。而对于这次宴请的客人,毛泽东十分重视,甚至连每位客人坐在哪个座位上都亲自列了单子,让汪东兴等人去安排。

这次生日正好是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那天,陈永贵刚刚走出会场,就听到周恩来在后面叫他的名字:“永贵同志!”

周恩来快步走上来,对陈永贵说:“今天晚上吃饭,跟我来吧!”

还没等陈永贵弄清原因,周恩来就继续解释说:“今天是主席的生日,毛主席特意要把你请来。”

一听说是毛主席过生日,还邀请了自己,陈永贵的内心无比激动。就这样,在周恩来的陪同下,陈永贵平生第一次走进了中南海的大门。

为表示对毛主席的重视,陈永贵那天的衣服也是花了许多心思的。在黑色棉袄的外面,他特意套了一件家里最好的黑布对襟夹头,头上裹了一条白毛巾。他外表看上去很瘦,脸上布满了刀刻般的深长皱纹,给人一种饱经沧桑的感觉。

等陈永贵跟周恩来进入休息室的时候,朱德已经先到了。抗战时期,朱德曾在太行山作战,对那里的情况有了解,而陈永贵又是山西人,他连忙上前同朱德打招呼,两个人亲切地攀谈起来,聊得十分愉快。

周恩来看了看表,说:“时间快到了,咱们去餐厅等主席。”

参加宴会的人比较多,除周恩来、朱德、陈永贵以外,还有刘少奇、邓小平等中央领导,李富春、曾志、陶铸、胡耀邦等人,大庆工人代表王进喜、科学家钱学森、知识青年代表邢燕子、董加耕等人,大家都应邀出席了这次宴会。

陈永贵跟周恩来、朱德刚到餐厅不久,毛泽东微笑着走进了餐厅,和大家一一握手。

陈永贵平时见人能言善道,可当他见到毛主席的时候,却一时间连半个字都说不出来,只好咧嘴笑个不停,毛泽东握着陈永贵的手,对他说:“永贵好啊!”

说完,又和王进喜、钱学森等人握手。

毛泽东四处看了看,然后对大家说:“东兴和罗子长、陶铸让我请客,好嘛,今天我来请。”

宴会上,毛泽东和陈永贵、王进喜、钱学森、邢燕子、董加耕等人坐一桌,还特意招呼陈永贵,让他坐到自己身边的位子上。

陈永贵谦虚地说:“还是让给年轻人吧。”就这样,邢燕子、董加耕两位年轻人在毛泽东身边坐了下来。

宴会开始后,毛泽东首先讲了几句开场白:

“今天既不是祝生日,也不是祝寿,而是实行‘三同’。我用自己的稿费请大家吃顿饭。我的孩子没有来,他们没有资格。这里有工人、农民、科学家、解放军,不光是吃饭,还要谈话嘛!”

说完,毛泽东拿起酒杯,提议为大家干杯,众人也起立为毛泽东的健康长寿干杯。毛泽东爱抽烟,但是对酒却不是太感兴趣,杯里的葡萄酒只是沾沾嘴唇就放下了。

毛泽东不停地劝说陈永贵、王进喜等人吃菜,发现陈永贵似乎有些拘谨,就说:“永贵,吃菜,吃菜嘛!”

毛泽东亲切地和大家聊着,他操着一口湖南口音,对陈永贵说:“你是农业专家噢!”

陈永贵听不懂毛泽东的湖南话,只是一个劲地点头。周恩来见陈永贵不说话,就在一边“翻译”起来:“主席说你是农业专家。”

听了这话,陈永贵赶紧摇头,连连说道:“不,不,不,我不是农业专家,不是农业专家。”

毛泽东见陈永贵如此谦虚,就继续称赞说:“大家搞得好嘛!”

毛泽东请大家落座,招呼大家抽烟吃糖,又问起了陈永贵的年龄。

陈永贵回答:“五十啦。”

毛泽东笑着说:“五十知天命哟!搞出一个大寨来,很好!”

这回,陈永贵没有点头,只是抿嘴笑。

宴会上,毛泽东还对其他几位劳模说:“你们有了成绩,不要翘尾巴,做一点不要翘尾巴,做两点不要翘,做出三点四点更不要翘,翘尾巴不好,要夹着尾巴做人。”

对陈永贵来说,他一辈子都忘不了在毛泽东生日宴会上做客的这天,始终记得那天发生的情形,也始终牢牢把毛主席对大家的叮嘱放在心里。

陈永贵请求搬出钓鱼台,毛泽东批复:钓鱼台无鱼可钓

1974年的一天,周恩来召见了陈永贵。

当时周恩来还在生病,陈永贵来到北京医院后,发现总理又瘦了一圈,但好在精神看起来还可以。

询问了病情,周恩来马上进入了当天的正题:“这次找你就是安排四届人大的事,你要有所准备,当国务院副总理,把大寨精神推向全国。”

周恩来说完,便询问起陈永贵对这件事的看法。国务院副总理可不是小官,陈永贵喜忧参半,他对周恩来说:“总理,我文化水平不行,恐怕不能当这个副总理。”

周恩来说:

“永贵,你是不是党员?是党员就要接受党的安排。你还是干吧。这件事情主席同意,政治局其他同志同意。你是个农民代表。”

后来,周恩来抱病参加了1975年1月召开的四届人大,大会做出了如下任命,周恩来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同时还任命了12位副总理,陈永贵在其中排名第七。

不过,陈永贵是农民出身,文化水平不高,当上副总理后一度非常发愁。那时他认识的汉字不超过1000个,会写的更是不超过500个,因此,批阅文件这件事对他来说是个十分头疼的问题。

每次批阅文件的时候,秘书会念给陈永贵听,同意的就划圈或者批注一个“同意”。有时遇到弄不懂的问题,陈永贵看到华国锋、李先念他们划圈,就跟着划圈。

陈永贵说:“我能干得了这个?批文件咱也批不了,写也不会写,我就是个农民,在这里很不自由哩!”

陈永贵在钓鱼台住得难受,他平时热闹惯了,在这儿的小楼里实在憋得慌。

这里到处都是地毯,偶尔有服务员送来茶水,却也总是悄无声息的,陈永贵找不到个可以说话的熟人,虽然也有山西老乡想来拜访,可根本进不了门。

虽然陈永贵有时候也会在外办公,可只要回到钓鱼台,就是一片宁静和一堆永远看不完的文件。

在这种环境下,陈永贵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提到希望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中央,三分之一在全国各地巡视,三分之一回大寨。此外,陈永贵还向毛泽东提出了搬出钓鱼台的请求。

后来的一次会上,毛泽东向在座的政治局委员问道:“永贵同志在哪里啦?”

陈永贵就坐在离门口不远的沙发上,听到毛主席叫自己名字,赶紧回答:“我在这儿呢。”

毛泽东指了指身边沙发的位子,对陈永贵说:“哎,过来坐,来,来!”

陈永贵连忙坐到了毛泽东身边,毛泽东拿出陈永贵写给他的信,并交还给他,上面写了这样的批示:“同意。钓鱼台无鱼可钓。”

8月,陈永贵从钓鱼台搬到一个北京胡同的小院里。

这样一来,陈永贵其实可以带家属,可他不愿意,坚决要起带头作用,让妻子带着孩子老老实实在大寨挣工分。

山西省给陈永贵的家属转了户口,还计划把他们送到北京去,各种手续都办好,然后来跟陈永贵打招呼。

陈永贵知道这件事后十分生气,他拍桌子吼道:“谁办的?!我不同意,谁敢!”

就这样,陈永贵家属的户口又被退了回去。因为陈永贵始终记得自己的初衷,他是人民的公仆,而他的根在大寨村。

“布衣宰相”陈永贵,临终前说:我没有给毛主席丢脸

陈永贵成为副总理是毛泽东亲自指示的,主要分管全国农业。他没有辜负毛泽东对他的期望,始终兢兢业业,是副总理中唯一没有脱离农民身份的。

虽然陈永贵是国务院副总理,却不愿意拿副总理的工资,中央的补贴也一概不要,只有山西省的60元补贴和大寨村每年给他的劳动量。

陈永贵从不铺张浪费,吃饭从来都十分简单,经常是一碗杂面,再配上几根咸菜就够吃一顿了。

即使身居高位,陈永贵身上穿的衣服却始终是一身农民的装扮,以此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农民身份。因为他始终不忘本,人们亲切地将他称为“布衣宰相”。

陈永贵脾气不好,砸东西摔碗这种事情经常发生,不过他再怎么生气都不会打孩子,在家里也不会端架子,能做的家务事都会帮着做。

来到北京以后,陈永贵发现这里的夫妻都会相互帮忙做饭,回到大寨后便大力提倡这种生活作风。

陈永贵对大寨的男人说:

“妇女早上给你做了饭,叠了被,刷了碗,你就端了碗吃了下地?人家也下地嘛,你就什么也不管?老婆做饭你就不会剥棵葱?你男人就一点家务都不做?做饭、洗衣裳都是妇女的事?男女不平等哩!”

从那以后,陈永贵号召大寨的男人,以后都要帮妇女做饭。果然,大家都纷纷响应,一直到今天这种风气还保存着,成为了当地的特色。

1980年,陈永贵辞去了自己副总理的职务,可即便如此,他心里却仍然记挂着工作,并在后来写信给中央,希望能够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这一要求得到批准,陈永贵在北京东郊农村担任顾问,帮农场办事,因为随和朴实的个性很受大家的欢迎。

1985年7月,陈永贵在北京医院做腮碌癌切除手术,手术进行的同时,被发现肺部有问题,诊断结果为晚期肺癌,就这样,陈永贵住进了北京医院。

知道自己的诊断结果后,陈永贵心里明白他已经没救了,便渐渐开始谈起了后事。即使在这时,他也始终放心不下西水东调和国家支援的问题,逢人便讲。

陈永贵临终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回大寨,希望可以落叶归根,几番要求回去,但中央希望他能安心在北京好好治病。

1986年3月26日,陈永贵永远闭上了眼睛。这天晚上,陈永贵的亲友们都来了,大家围在他的身边,默默地看着他。没多久,新华社发布了消息:

“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原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北京东郊农场顾问,陈永贵同志,因患肺癌医治无效,于1986年3月26日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终年72岁。”

五天后,陈永贵的亲属抱着他的骨灰返回大寨。根据他的遗愿,陈永贵的骨灰被撒在大寨的土地上,而最后一把骨灰,被埋在了陈永贵生前亲自选定的虎头山顶,大寨人在这里为陈永贵立了一座碑,上面镌刻了这样几个大字:“功盖虎头,绩铺大地。”

在陈永贵的追悼会上,他静静地躺在八宝山殡仪馆大厅中央的鲜花丛中,脸上依旧是深长的皱纹,而那些皱纹中依稀透露出他饱经风霜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纵观陈永贵的一生,他虽出身平凡,可却极其伟大,大寨精神后来被推向全国,鼓舞了无数人。如同陈永贵自己说的那样,他没有白活一场,没有给毛主席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