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诗三百21.夏日南亭怀辛大1.赏析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人评孟浩然诗,多用“清”、“淡”、“幽”、“旷”这些字眼。孟的一生比较简单,没有大起大落,其诗的题材范围略显狭窄,思想也欠深度,但艺术上达到极高水平。试看那个炎炎夏日的南亭之夜——

映在西山的霞光,忽然就沉落下去了。月亮渐渐地升上东天,照对着静谧的池塘。夏日可畏,炎暑难熬,现在终于都过去了。夜降临了,月升起了。诗人着一“忽”一“渐”,带出情绪:写日落之快、月起之慢;一种炎热消散的爽快,一种凉月光临的渴盼。一个“池”字,点明了环境,暗引着后文的荷、竹,还透出了一股清凉。

除下冠帽,解散头发,不仅是“乘夕凉”,还有心情的舒放洒脱、自由自在。打开南亭的门窗,让凉气冲进来,随意地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好不爽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夏日夜晚;地点:池边南亭;人物:诗人自己;事件:自在乘凉,静赏夜色。前四句,要素齐全,扣住诗题。

由“开轩”引出下文:清风徐来,拂过荷塘,送来了幽香清爽的荷气;竹露坠落,滴答清响,传来了幽静润湿的竹韵。一从嗅觉,一从听觉;那种境界,非宁静悠闲、心静神完不能体味感觉。暴晒了一天的世界,被清幽的月辉、馨爽的荷风、凉润的竹气,静谧地梳洗着。

听到声音,就想起弹琴,但实际上并没有弹琴,因为“恨无知音赏”。最遗憾的不仅是没有知音欣赏琴意,更在于如此清爽美妙之境却不能与好友共享共度。于是就“感此怀故人”,以至于直到更深夜半,诗人终于在梦中达成所愿,好友相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