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问题第八轮会谈今年三月中止以后,伊核问题遂再次陷入僵局,主要原因据说是伊朗坚持要求拜登政府取消特朗普政府对伊朗革命卫队的“外国恐怖组织”认定,而美国坚决不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季度会议通过了一个谴责伊朗未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充分合作解决其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决议(35个成员国中30国赞同,印度、巴基斯坦、利比亚3国弃权,中俄反对)。该决议遭到伊朗的强烈反对,伊朗认为其基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仓促和不平衡的报告”,伊朗遂关闭了根据2015年协议而安装的近30个监控摄像头。这样“僵局”进一步加深了。

由于美欧特别是欧盟在应对俄罗斯能源大棒时客观上需要伊朗的支持,因此欧盟在特殊情况下积极地在美伊间进行斡旋,以期达成协议从而能够使伊朗的能源早日投放到市场。

欧盟的努力没有白费,6月28日美伊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进行了间接会谈,尽管会谈据公开的报道来看没有达成任何成果,但是据说伊朗此时已经开始在伊朗革命卫队的地位问题上立场有所松动。这为打破僵局创造了一定条件。

八月初欧盟推出了自称的“最终文本”,提交给伊核协议相关方,并要求伊朗进行“是”或“否”的回答,即认为其已经不可更改了。美国同意“最终本文”。但是伊朗不承认其为“最终本文”,声称要仔细研究一下,再做回应。同时俄罗斯也认为欧盟没有资格单方面推出什么“最终文本”。这样伊核问题的新僵局已经初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日后,伊朗对“最终文本”给出了自己的回应。欧盟认为伊朗的回应具有建设性。这时关键看美国的回应了。一周多时间后,美国给出了自己的回应。据说美国的回应拒绝了伊朗在初次回应中所提的所有关键要求。这使人进一步预感到伊核问题发展前景不妙。

伊朗对美国回应的回应“确立”了伊核问题的新僵局。尽管伊朗新回应的内容并未公开,但是美欧都认为伊朗的回应不具有建设性,中俄则支持伊朗的回应。

僵局确立后,打破此僵局目前来看是较为困难的。尽管美伊都声称愿意继续谈下去,但是它们都没有表现出让步的意愿。

伊朗高官提出了伊核谈判的“四个议题”,包含安全保障问题、解除制裁问题、美国的保证问题等。美国认为伊朗在伊核问题上的立场“退步了”并对伊朗的“诚意”表示怀疑。国际原子机构表示无法对伊朗核活动的和平性质抱有信心。欧盟三国昨天公开对伊朗的意图表示怀疑。

更值得关注的是,阿尔巴尼亚同伊朗断交事件。阿尔巴尼亚借口伊朗对其发动网络攻击而宣布与伊朗断交,并责令伊朗外交人员于24小时内离境。有报道认为,这背后有美国的影子。美国针对“断交”事件对伊朗安全部门及其负责人展开的制裁,更加说明了其在“断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有非同寻常之处,这种非同寻常之处在于美国为其制裁行动给出的特殊理由:伊朗对阿尔巴尼亚发动了网络攻击,而阿尔巴尼亚是北约成员国,美国有责任为此事件惩罚攻击者。如果按照美国的逻辑,北约发挥功能的领域似乎已经从军事安全领域扩张到了网络和经济安全领域。同时,如果按照美国的逻辑,北约其他成员国似乎也要参与到对伊朗的制裁中,以为阿尔巴尼亚出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以自己的这种理由开展的对伊朗制裁,似乎是北约扩大干预领域的一个先例。值得世界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