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

前因:

土木堡之变: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唆使下,御驾亲征,准备征讨屡次侵犯明朝边境的瓦拉部落,后在怀来县境内的土木堡被瓦剌军击败,明英宗被俘虏;明英宗弟弟朱祁钰被立为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木之变(1449年9月1日)

后果:

夺门之变:1457年,景泰帝朱祁钰病重,被囚禁在南宫的太上皇朱祁镇在石亨、徐有贞等大臣的支持下进入皇宫,恢复帝位,景泰帝不久病重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木之变形势

详细过程:

一、皇室暴力处理问题

1452年,景泰帝朱祁钰将太子,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深废黜,封他为沂[yí]王,立自己的长子朱见济为太子。景泰帝此举是想避免英宗朱祁镇一系继承皇位,后来却导致夺门之变,英宗复辟,景泰帝生前被赶下皇位,景泰帝重用的于谦等人被处死。

朱见深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俘虏后,六部尚书于谦、王直等人向孙太后(明英宗的生母)提议由朱祁钰即位。

当时朱祁镇的太子朱见深只有两岁,孙太后只好答应由朱祁钰即位,但条件是不得改立太子。朱祁钰答应了太后的条件,即位后是为景泰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太后画像

二、景泰帝登上皇位

景泰帝主政后,于谦等人部属京城防务,击退了瓦剌的进攻,稳定了局势。群臣提议和瓦剌谈判,将明英宗接回来。景泰帝眷恋皇位,怕英宗回来威胁他的地位,并不愿意接英宗回来。

但朝廷内舆论汹汹,暗地里指责景泰帝贪权,不顾及兄弟之情。于谦安抚景泰帝说,他的皇位已经定下来了,不会再更改,还是把英宗接回来吧。景泰帝只好接回英宗,奉他为太上皇,将他软禁在南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景帝朱祁钰(1428年9月11日—1457年3月23日)

景泰帝始终担心英宗朱祁镇复辟,反攻倒算。毕竟朱见深是英宗朱祁镇的亲生儿子,景泰帝担心英宗儿子朱见深即位后,为他父亲英宗所受的屈辱复仇。于是他谋划废黜朱见深的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

然而景泰帝当时已经答应孙太后不得改立太子,这件事他不好向孙太后主动提出。当时有些官员揣测到了景泰帝的心思,就提出易储逢迎他。当时官员也害怕英宗或者朱见深即位后,会清洗景泰帝的旧臣,支持景泰帝改立太子,才能避免被清洗的命运。

当时广西浔州守备都指挥黄[hóng]犯罪入狱后,就托人以他的名义向景泰帝上疏,提议改立景泰帝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景泰帝看到后非常高兴,为了获得更多大臣的支持,景泰帝召集内阁六位阁员首辅陈循、次辅高榖等人谈话,但只是聊一些家常和无关紧要的公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英宗朱祁镇画像

三、皇位之人更换

散会后,景泰帝身边的太监兴安给了首辅陈循、次辅高榖每人一百两银子,其他四位阁员没人五十两。阁员们知道景泰帝的意思,以后讨论易储的事情不再反对。

之后景泰帝又给了各部官员不少银子,收了钱的官员一致同意改立太子的倡议。礼部尚书胡濙[yíng]是一个善于逢迎的人,他出面奏请景泰帝改立太子。景泰帝当即批准,将朱见深废为沂王,立朱见济为太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濙(yíng)(1375年-1463年9月20日)

结论:

此次易储风波是景泰帝清除朝中英宗的政治力量和影响、树立自己统治合法性的一次政治斗争,目的在于确保自己这支皇位世系能够延续下去,避免被英宗一系清算。

【参考资料】《明史》《明通鉴》《明史纪事本末》《国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