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人故事 NO.81

与谢灵运不同,谢眺出身时谢氏家族颓势日显。

一方面是家族后起之秀中,缺少像谢安这样的能力挽狂澜的领军人物。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底层军阀势力崛起之后,门阀士族们的集体失路。

这一切注定了他的悲惨命运。

他就像是在汹涌河流中狂奔的那一叶扁舟,不甚牢固的家族之锚已经阻挡不了洪荒之力,他只有随着命运之波逐流。他的文字中始终隐藏着一种沧桑的无力感,它们也是这个煊赫家族走向没落的强力注脚。

01

公元479年,权臣萧道成一手了结了气数已近的刘宋王朝,自立为帝,国号齐。

谢眺带着亡国公主之子的尴尬身份,迈入了他的16岁,也迈入了新时代。

谢眺的少年时代在史书上鲜有记载,《南齐书》、《南史》本传上均是“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这样不痛不痒的评语。但可以明确的是在齐立国到他出仕之间,谢眺完成了婚姻大事,他娶得是新贵将军王敬则的女儿。

关于谢眺娶王敬则之女的真相如何,我们实不可得之,从谢眺后来告发岳父这个举动来看,这门婚姻应该就是纯粹的政治联姻。本来用来结两姓之好的婚姻,却为谢眺一生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02

王敬则出身微末,小的时候就好舞刀弄枪,是属于那种一穷二白胆大包天的人物。他年轻的时候曾经跑到高句丽经商,后来凭借武艺,选入宋废帝宫中,担任细铠主(宿卫武官)。但他很是识时务,虽然吃着宋废帝刘昱碗里的饭,心思却在萧道成这口锅里。

当时的刘宋朝廷内外交困,刘昱继位时还不到10岁,朝政基本由权臣把控,各地宗亲亦不时趁机起事。面对种种危累,小皇帝痛哭惊惧之时,选择拿起手中的刀,以掩盖他的脆弱和恐惧。到最后他杀人成瘾,在他执政的最后几年里(虽然他执政总共也就5年),那些被他处死的大臣大部分是由他亲手杀掉的。面对这样狂暴的主子,作为他的亲卫和近臣,势必会人人自危。

萧道成作为权臣之一,自然成为皇帝的头号猜忌对象。他不得已只能联络时任直阁将军的王敬则以自保。作为亲卫的头头,王敬则轻易地收买了25个皇帝亲卫,时刻准备杀掉皇帝。

史书记载,公元477年7月7日,刘昱乘坐露天无篷车,与左右侍一同前往台冈比赛跳高,晚上又跑到新安寺偷狗,他在寺中把狗杀了,逼昙度道人和他一起喝酒吃狗肉。

七月七日正好是乞巧节,刘昱临睡前跟侍卫杨玉夫(被收买的25亲卫之一)说:“你在庭院里等着织女渡河,看见了立刻报告我,看不见就杀了你”。鬼都知道这天上根本就没有织女,杨玉夫感到大祸临头,便和杨万年用防身的刀将熟睡中的刘昱斩杀了。

杨玉夫将刘昱的头割下来,交给王敬则运送到萧道成府前,但萧道成却认为外头是刘昱派来的军队,为了骗他开门而假称皇上已死,坚持不开门。王敬则无可奈何,只好把刘昱的头颅越墙丢进府内,萧道成确认头颅是刘昱本人之后,这才骑马直冲皇宫,立傀儡刘准为帝,开启了他的代宋之旅。

王敬则也凭借这份从龙之功,在萧齐一朝历侍三帝,最后获开府仪同三司之荣誉,问鼎富贵之极。这个王敬则虽则是一介武夫,为人却狡黠精明。据《南齐书•王敬则传》记载,他在担任吴兴太守之时,因为境内小偷猖獗,他就制定政策让被抓的小偷在众亲属面前受鞭刑,然后挂牌上街打扫,最后要检举认识的小偷替代自己。境内的小偷怕被认出来,只能外出避祸。可见这个王敬则不光武艺高强,还懂点犯罪心理学。

就是这个么颇识时务的人才,到最后也被逼得造反晚节不保,可见政治这趟浑水真是没有几个人能够蹚得的。

03

东晋一朝,谢氏家族得以联姻的都是高门,琅琊王氏,太原王氏,高平郗氏,乃至颍川瘐氏,都是当时地位显赫的高门大族。到刘宋一朝,谢家更是得以依附皇门。至齐一朝,谢氏却不得不与寒门出身的文武之士结亲,这只能说明危累之下,谢氏家族为了维持家门荣光,亦不得不做出屈身保势的政治努力。

谢眺作为家族中优秀的后代,显然是家族联姻的王牌。谢家男人向来都有好风仪,谢眺又素有才名,这样的优秀青年当之无愧会成为世家女们的择婿首选。世家的生存哲学早早的就烙刻于子弟们的教养里,对于这样的牺牲,他们显然都是心甘情愿的。事实证明,这门婚姻也确实为谢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谢眺在后来能够加入当时的核心贵族圈,除了自身的才华因素之外,肯定也离不开王家当时炙手可热的权势帮衬。

谢眺死后他的儿子谢谟却更受联姻之苦。

据《南史•谢眺传》记载,梁武帝萧衍在齐一世时,与谢眺同为“竟陵八友”,两人交好,萧衍为二女儿订了一门娃娃亲,男方就是谢眺的儿子谢谟。等萧衍称帝之后,竟公然悔婚,令公主别嫁,这人现实起来也是没有边界。因为双方地位悬殊,吃瓜群众也能理解这其中的关窍,但对于当事人谢谟来说,无疑是人生中的奇耻大辱了。虽然贵为帝王,萧衍的人品却并不尊贵。

谢眺大概怎么都想不到,他死了之后,还被好友摆了如此不堪的一道。

04

不过对于正当年华的谢眺而言,一切都还是迷茫的未知,他不知道在道路的尽头,等候他的是骄阳还是阴霾。他忐忑地踏上了筹谋而来的舟楫,拐入了历史这条湍急的河流。

齐武帝建元年间,谢眺并未真正出仕,但已开始结交权贵,为入仕铺路。在此期间他写过一首《和刘西曹望海口》,当时还不及立冠的少年谢眺,已然显示出在诗作上的才气。

这是一首10句五言诗,前四句描写了自己所见的山海盛景,写得极好。站在高山上极目远眺,苍茫大海望不到尽头,遥遥与天相接。近处的孤山映衬着悠悠浮云,是浸染了些许忧伤的勃勃生机。海面上云雁飞翔,岸边的芦苇丛里,不知谁惊扰了憩息的野鸭。

此时的谢眺就已深悟谢灵运远近相极、声色俱佳的山水章法,陈祚明评价此诗“极目之状,俨然超迥”。

和刘西曹望海口

沧波不可望,望极与天平。

往往孤山映,处处春云生。

差池远雁没,飒沓羣凫惊。

嚣尘及簿领,弃舍出重城。

临川徒可羡,结网庶时营。

诗的后四句是类似于玄言的小尾巴,显然也是脱胎于谢灵运。他说尘世纷纷扰人心,不如退居沧海,了却凡尘之心。虽说此情颇映此境,但总有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违和感。可知在此后的二十载漫长岁月里,谢眺始终未离滚滚红尘,始终未息岌岌滢滢之心。

不知他在午夜梦回之时,可曾回望这一瞬,可曾忆起这份初心。

未完待续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