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书海

1982年3月,我被抽调到师军务科保密室,帮助整理铁道兵一师1958年至1981年的档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务科保密室保密员吴设新和打字员陆邑,加上我和78年广东兵小张共4个人。我们在襄阳原师部军务科保密室开始了对年度跨时长、文件资料多、工作量大、要求严格的文件进行清理、归类、建档工作。工作过程中,我们对每一份文件都要根据其性质认真筛选,初步将同类文件放置在一块。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基本将文件清理完毕。

7月初,我们带着清理后的文件资料回到兖州师部。然后将所有材料做进一步整理、建档、入卷。在几百个卷宗的入卷中,每个卷宗的封面必须写明该卷的关键词,而且必须在50个字之内,这就需要对每卷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这项工作主要由我来做。在撰写的过程中,遇到难点时就与吴保密员共同研究、反复推敲。卷宗封面的主题词要求用毛笔书写,军务科的邓参谋年轻、干练,毛笔字写得好,所有卷宗的封面都是他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兖州,通信连和师部在一个大院里,师部机关办公在大楼里。通信连工作、训练和住宿在平房里。我虽然在军务科驻勤,上班时到楼上工作。住宿、吃饭都在连队,并没有完全与连队脱离。

因此,连队办黑板报时,我还写稿,连队有好人好事,我还写稿件投向报社。如当年10月的一天,连长带领50多人,冒雨打扫部队营区门口至兖州城区2.5公里的路面,以实际行动参与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做法,我写成稿件投向《铁道兵》报社。

1982年12月,我们整理好了全部档案。12月15日,我和保密员、小陆3个人带着装满30多个烟箱的铁道兵一师23年的档案,乘火车由兖州到达陕西省眉县某档案馆交档案。

由于我们在整理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工作细致认真,交接中非常顺利。交接完后,档案馆的领导专门为我们来自铁道兵各师交档案的人员安排了参观游览事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月20一一22日,我们到宝鸡游览了周文王庙,观看了姜子牙钓鱼的地方——“钓鱼台”。在渭河南边的小小平原上,参观了正在维修恢复中的诸葛亮庙。在西安游览了大雁塔和“地下洞天”长廊。在临潼拜谒了秦始皇陵,观看了“西安事变″中的“五间厅”,了解了西安事变的一些过程。回到市里,我们又参观了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

12月25日,我们回到兖州。回去后,我继续在保密室帮助工作。

1983年8月,军务科派我到湖南邵阳县调取通信连连长王照明爱人随军档案。我顺便在长沙游览了岳麓山。还乘坐到韶山的专列到达了我心中向往已久的圣地——韶山,以十分敬仰的心情参观了红太阳升起的地方。

11月13日,我又有幸到北京出差。在北京,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天安门广场,在天安门前,留下了难忘的一张珍贵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参观了人民大会堂。当我走进人民大会堂那气势恢宏的大厅,想象着毛主席在这里召开会议的情形,心中油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敬慕感。最为重要的是我在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毛主席遗容。

当我随着排队的人流缓缓走进庄严肃穆的瞻仰大厅时,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安详地躺在水晶棺中的毛主席。那一刻,头脑的第一反应是:我终于见到毛主席了。

在军务科驻勤已经过去40年了,铁道兵撤编也已经38年了。对人和蔼可亲、工作认真负责的保密员吴大姐已经过世,共同工作了近两年的广西兵打字员小陆和广东兵小张也没有了联系。但每当想起那段时间的工作情景,一些往事仍历历在目,一些经历好像就发生在昨天。

铁道兵部队永远是我的最爱,铁道兵战友永远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2022.9.14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致谢原作者)

责编:黄素梅《白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