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重庆市发现了1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该病例系国外中转重庆入境的外省人员。目前所有密切接触者均已开展猴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经国家和市级专家研判,该病例入境重庆即被集中隔离,无社会面活动轨迹,疫情传播风险低。

病例隔离期间出现皮疹等症状

9月17日,在重庆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副主任李畔介绍,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通常为自限性疾病(指疾病在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停止,只需对症治疗或不治疗,靠自身免疫就可痊愈)。

李畔介绍,9月16日,重庆发现了1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该病例系国外中转重庆入境的外省人员。入境重庆后,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对其实施闭环转运和集中隔离,在集中隔离期间进行例行健康监测时,发现了皮疹等症状。

防疫人员根据重庆市《关于做好猴痘监测工作的通知》要求,对该入境人员进行了采样,并开展了猴痘病毒核酸检测,经重庆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控中心复核,实验室结果猴痘病毒核酸阳性,国家组织专家诊断为猴痘确诊病例。该病例正在定点医院进行集中隔离治疗,情况稳定。截至目前,该病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

其密接均已开展猴痘核酸检测

李畔表示,截至目前,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均已落实隔离医学观察措施。按照国家《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要求,隔离医学观察时间为21天。现所有密切接触者均已开展猴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经国家和市级专家研判,该病例入境重庆即被集中隔离,无社会面活动轨迹,疫情传播风险低。

猴痘疫情发生后,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指挥调度、安排部署防控和处置工作。市卫生健康委迅速行动,及时报告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并在其指导下,组织市级专家迅速赶赴现场,指导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环境物品消毒等工作。下一步,重庆将会进一步加强入境人员猴痘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规范实施猴痘病毒核酸检测,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隔离。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强对医务工作者的技术培训,提高对猴痘疫情的识别、报告、诊治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回国人员入境需主动报备

重庆卫健委提醒,猴痘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疫区归国人员入境21天内应主动开展自我健康监测,若在国外有可疑动物、人员或猴痘病例接触史,应主动联系当地疾控机构进行咨询和报备。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境外旅居史和接触史,以协助诊断和治疗。即将回国人员除注意上述事项外,入境健康申报时需配合海关主动报备。文/本报记者 戴幼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