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代开始,我们就一直在说“诗必盛唐”,就是说作诗歌要遵照盛唐时代的气象。

唐代可以说是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如果把诗歌的发展看成一片绵延不绝的喜马拉雅山脉,那盛唐就是山脉中的珠穆朗玛峰。

不过盛唐时期也就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这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安史之乱腰斩了大唐王朝,同样也让诗歌渐渐失去盛唐诗人那种慷慨豪迈、浪漫积极的激情,诗坛渐渐黯淡。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中唐才有有所好转,中唐时期虽然还是不能和盛唐相比,但也是唐诗发展的高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比较尴尬的是盛唐到中唐之间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盛唐走过来的大神们随着770年杜甫的去世而全部凋零,无论是时代还是诗歌江湖都是都进入了低迷期。

话是这么说,但这个时期还是有些著名诗人的,只是没有像盛唐和中唐那样集中式爆发。比如改邪归正、半路学诗的韦应物,一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深受好评;还有五言诗的集大成者、“大历诗风”的代表人物刘长卿,也享誉至今。

今天长风要给大家介绍的唐诗就是刘长卿的代表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字文房,安徽宣城人,天宝年间进士出身,工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其人在新旧《唐书》的传记中均无记载,只在《新唐书艺文志》中有点滴记述,生平事迹不详,连生卒年都是后人推测而来。

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他的一首五绝作品。诗歌最大的魅力就是在于能以少量的文字表达丰富的信息,而这首五绝就是如此,能在语言朴素二十字的篇幅内,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全诗叙事藏于写景,写景如同绘画,抒情寄于画中,意境如在画外,给人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不愧是绝佳之作,能够入选语文全日制学生教科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暮苍山远”。落笔就给读者描绘出了一个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的画面的同时也交代了时间是天快要黑了,交代地点行走在路上。我们有过走夜路经历的人,读这首诗就非常有感觉。置身于这种环境下,我只想快点回到家,如果来不及回家的话,也要赶快找个地方落脚。我相信作者也是这种心情,自然而然的引出第二句。

“天寒白屋贫”。这是找到了落脚的地方了。远远看过去,是一间不大的茅屋,依山而建,房子很小,不仔细瞧还真不容易发现。走近一看,才发现房子比想象中还简陋,说家徒四壁也不为过。

前两句写日暮时在山路上行走和投宿山家时所感所见,虽然写景着墨少,却句句如画。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后两句写在主人家住下入夜后发生的事,主要是以声音来概括。

入睡后屋外风雪大作,突然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随机有人扣柴门,喊叫着开门,原来是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半句不写景,表面也没有写情,但仔细研读,风声、雪声、脚步声、叩门声、犬吠声、家人应答声,一并被笼在这幽寂的群山里,漫漫的长夜中,风雪的最深处,令人遐想无限,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灯火可亲的画面。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短短一首五言绝句,没有刻意堆砌笔墨,也不需要刻意抒情,但诗人却抓住重点描写,叙事如流、写景如画、寄情画中、蕴意画外,读来山居荒寒之感,旅人雪夜不眠之情跃然纸上,言有尽而意无穷。

弥漫着在字句间浓重萧飒落寞的气息,像极了诗人刘长卿那寂寥多舛的一生,也像极了那个飘摇动荡而凄清的时代,正是因为如此,这首诗也被后人称为“凄绝千古”之作。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通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