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些天,42岁的小李过来就诊,护士量血压发现偏高,达到154/102mmHg。

小李很无奈的说,他有高血压已经一年了,买的都是大家公认最好的进口降压药,每天都吃,但血压却降不下来,感觉很灰心,觉得这辈子大概也就这样了。

上个月刷朋友圈时看到我写的科普文章,于是就想过来碰碰运气,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仔细询问了一下,小李自从1年前发现高血压190/110mmHg,很是紧张,到处找人咨询,吃了一段时间的各种降压秘方,效果不佳。

后来在同事的介绍下买了进口氨氯地平,吃完后血压有所下降,但还是偏高,于是加量吃了两片,血压还是没能正常。

前2个月,和朋友聊天时得知有种进口的硝苯地平控释片效果很好,赶紧到药店买了,和原来的氨氯地平一起服用,觉得强强联合效果肯定更好。

结果发现血压虽然有所下降,但还是偏高,他一度怀疑是不是买到了假药,最近还出现了明显脚肿、头晕。

作者:纪文洋

来源:心路星尘

有不少人觉得降血压很简单,不就是买降压药吃吗?

其实降压药物的选择是有很多技巧的,那么,如何选择才会效果好副作用又小,还能够保护心脏和肾脏功能?

发现血压高之后,首先要确认几件事情:

1、是否是真的高血压?

2、有没有什么原因导致高血压?

3、血压波动的情况如何?

4、高血压是否已经造成了靶器官功能损害?

很多人觉得疑惑,不就是量一下血压吗?如果高了就是高血压,这么简单还需要判断吗?

其实,我们所说的高血压指的是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都高,才考虑是高血压。

而血压高也并不一定都是原发性高血压,也有可能是白大衣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我们平时睡眠差、情绪紧张焦虑、外伤出血、患有其他疾病等等情况也都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这时候就需要监测血压,并做一些相关检查来进行判断,包括抽血、尿常规、心电图、彩超、CT、24小时动态血压等等,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必要的检查。

诊断清楚后,如果需要降压药治疗的话,我们常用的一线降压药有5类:

1、ACEI(普利类):例如贝那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

2、ARB(沙坦类):例如氯沙坦钾、缬沙坦、厄贝沙坦、奥美沙坦等。

3、CCB(地平类):例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乐卡地平、贝尼地平等。

4、利尿剂:双氢克尿噻、吲达帕胺等。

5、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降压药的使用方法可以单用,也可以联合应用

对于高血压2级以上,也就是血压≥160/100mmHg,建议联合使用降压药,这样既可以增强疗效,又可以减少副作用。

然而,并不是所有降压药都可以联合使用。

小李觉得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控释片都是有口皆碑的好降压药,强强联合肯定效果更好。

然而,这种联合方式是医生反对的。

因为这两种药都属于钙离子拮抗剂,也就是地平类的药物,这两种药物合用,效果并不会成倍增加,反而增大了副作用,例如下肢浮肿。

那么哪些药物可以强强联合呢?

1、普利类/沙坦类+地平类。

2、普利类/沙坦类+利尿剂

3、地平类+β受体阻滞剂。

4、地平类+利尿剂。

5、普利类/沙坦类+地平类+利尿剂

当然,这里列举的只是常用的,降压药的组合并不限于这几种,具体用什么组合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决定。

例如:降压治疗不常用普利类+β受体阻滞剂联合,因为这样组合时,降压效果并没有明显加强。

但如果患者有心力衰竭,或者用于心梗治疗时,这两种药又是黄金搭档,能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

因此,药物如何组合还要根据治疗目的来选择治疗方案。

一般同种类型的药物不建议联合使用,例如地平类+地平类,普利类+普利类,还有普利类+沙坦类也不建议联合使用。

小李以为的降压药强强联合,其实只是副作用的强强联合!最佳降压方案的选择还是需要由专科医生来制定

参考文献: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