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焚香、点茶、挂画、插画”,这四般雅事是宋代文人的生活日常。尤其是点茶,穷尽风雅,又饶有趣味。

点茶,是宋时颇为流行的一种沏茶方式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作时,需将茶叶磨成粉末,再投入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用茶筅搅动,使茶末与水交融。

注:茶筅,是点茶的一种烹茶工具,由精细切割而成的竹块制作而成,用以调粉末茶,是点茶的必备工具。

宋人点茶,尤为讲究 ,不仅茶汤要美如“疏星淡月”,所用器物更得是“大美之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盏,便是为点茶而生的美器,是宋代八大名瓷之一。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著述“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而这茶之美妙,则是 “入盏则馨香四达”。

建盏,在宋代曾是皇室的御用茶器。其中,尤以兔毫盏为点茶上选之器,宋徽宗更为其赋诗“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一条生活馆就为大家找来了由建窑建盏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陈慧敏手作的2款宋式兔毫点茶盏,并为之发起众筹。

共有2款可选:

金兔毫点茶盏套组(内含:金兔毫点茶盏x1;随赠:茶筅x1、茶筅立x1、蒸青绿茶粉20g)

仿古兔毫点茶盏套组(内含:仿古兔毫点茶盏x1;随赠:茶筅x1、茶筅立x1、蒸青绿茶粉20g)

宋式点茶建盏▼

众筹时间:2022年9月8日~2022年10月8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兔毫点茶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兔毫,是建窑出产产量尤大的经典釉色。

因此,“兔毫盏”曾一度成为了建盏的代名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釉面呈现筋脉状的棕褐色纹理,仿佛兔子身上根根分明的细毛,因此称为“兔毫盏”。

沏泡茶水时,兔毫花纹于其间忽隐忽显,美不胜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的这款金兔毫,玻化较强,釉面油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表面自然流釉,底部露胎与圈足处为褐色,修整干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纹丝缕分明,釉色则从盏沿到盏底,由橘金向青黑渐变,如日落后的晚霞晖光,温柔缱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盏底有手刻落款,彰显匠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腹束口器型,点茶必备,便于掌握茶汤分量,点茶时亦可避免茶水外溢。

胎体由含铁量高的坯土制成,点茶尤为合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仿古兔毫点茶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金兔毫,此盏釉水为仿古釉,釉质古朴,有宋盏气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胎体上,仿古兔毫所使用的是粗胎,质感更为古朴。

仿古兔毫成形时底部露胎处亦作了仿古处理,如埋藏千年,呈铁锈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口沿处仿若环绕金圈,如夜般蓝黑深邃的釉面上遍布银白条状结晶纹,犹如兔子毫毛般细长清晰,错落有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常用它来点茶、品茗,感受茶汤甜润,亦可欣赏茶器之美。

家中备上一组精致绝美、轻盈素雅的建盏,待客使用更能彰显主人的审美品位。

除了精美的建盏,本次也为大家准备了点茶必备的茶筅、茶筅立、绿茶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筅尺寸:11.4cm×6cm×6cm(长×宽×直径)

茶筅,源自我国唐宋时代,古时烹茶的一种调茶工具,是将细竹丝系为一束,加柄制成,形状类似“刷锅”的竹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茶时,茶筅用于快速搅拌击打,使之产生沫浡,浮于汤面。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强调使用茶筅的要点在于“手轻筅重,指绕腕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尺寸:7.5cm×6.5cm×5.4cm(长×宽×直径)

茶筅立,则是用于还原茶筅用过之后矫正其形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筅只有在清洁且干燥的情况下才可插入茶筅立,茶筅立可以很好地保证穗丝整齐、舒展。

点茶,当然还少不了绿茶粉。

蒸青绿茶,是我国早期的绿茶制作工艺,如今鲜为人知,却在日本保留很完整。

蒸青绿茶有个非常独特的特点:虽香气不易出来,但滋味有明显的海苔味,仿佛海鲜般的鲜香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茶叶到粉末,再由粉末浓缩成汤,点茶的过程充满了乐趣,激发了茶叶内在的美妙。

一定要亲手点上一杯,方能体会点茶的快乐、喝茶的愉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任意购买金兔毫、仿古兔毫建盏一件,即可赠送茶筅、茶筅立、蒸青绿茶粉20g各一件,一次为你备齐整套宋式点茶装备。

让你在家,就能开启一场追寻宋朝美学的点茶之旅。

宋式点茶建盏▼

众筹 时间: 2022年9 月 8 日~ 2022年10月8日

陶瓷世家非遗传承人手作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 陈慧敏

陈慧敏,建窑建盏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南平市民间工艺美术名艺人。

陈慧敏出生于陶瓷世家,祖上数辈都曾从事陶瓷烧制工作,家传深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慧敏部分获奖证书

他从小就对建盏耳濡目染,2009年开始正式从事建盏的研究与烧制,先后师从许家有、熊忠贵两位老匠人,2017年被评为建阳区建窑建盏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

盏如其人,陈慧敏的建盏作品釉面浑然天成,富于变化,密而不连,错落有序,如诗似禅,古朴雅韵。

本次的点茶盏,便是由于陈慧敏亲自手工拉坯、修坯,制作而成,整个烧制难度十分高,其挂釉过程也十分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年建盏,古法手工打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阳龙窑遗址

建窑,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窑之一,主烧茶盏,以烧造风格独特的黑釉茶盏而著称于世,故称建盏。

建窑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兴盛于两宋,元代中后期趋于衰落,明末清初停烧。

北宋末年,数窑场遭毁,建盏的技艺从此熄灭,直到近代,建盏才逐渐复兴。

2011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盏制作工序

本次众筹的宋式点茶盏,沿袭古法,采用天然釉料烧制而成。

建窑建盏的烧制,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

烧制三分靠人力,七分看天意,精品烧成率极低。只有经验丰富的匠人,才能精准拿捏窑炉内的氧化还原,将坯土与釉水中所含铁元素,如作画般呈现釉面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僅限交流学习

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