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载州府神韵 台学文脉流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人好古尚韵,关于“兰亭”之研究,当时已为风尚。南宋俞松编纂的兰亭续考》中,即有山东周氏家藏兰亭的记录:“平生三见唐人摹本兰亭叙,一见泗南山杜氏本刻者,一是周延隽家本,一是苏中书家……”周延隽,其父周起(970-1028),咸平三年榜眼,为宋代初年之名宦,也是著名的藏书家与书法家。王安石的《临川集》曾提到周起家中藏书万余卷,且与其弟周越皆善书法,“周延隽家本”之唐摹《兰亭序》,自然与周起、周越都有关系。《兰亭考》亦载“兰亭模本,秘阁一本、苏才翁家一本,周越一本,有法度精神,余不足观也。”这里的“周延隽家本”与“周越一本”应即同为一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宋代台州知州周氏叔侄

宋《嘉定赤城志》卷九《秩官表》记载,庆历四年(1044),周越以主客郎中知台州,注称周越为“起之弟”。而治平三年(1066)四月,周延隽以职方郎中知台州,五月改知温州。周越与周延隽,一个是周起的弟弟,一个是周起的儿子,从庆历四年到治平三年,时间相隔22年,两人都被朝廷任命为台州知州。

1、周越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越(生于970后,约卒于1048),字子发,一字清臣,淄州邹平人(今山东邹平)人,曾任国子监博士,景佑三年(1036)升教授书法的教官膳部员外郎知国子监书学。仁宗宝元二年(1040)任三门发运判官,庆历三年(1043)改任吏部司勋员外郎出知怀州,官至主客郎中,庆历四年(1044)权知台州军州事。庆历五年夏,台州大水毁城,百姓溺毙者数千人,朝廷命太常博士、严州通判彭思永权知台州。

《宋史·周起本传》提到周起之弟周超,有学者认为此为元代脱脱编《宋史》时的失误,周超应即周越。这从王安石等人的记载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周越是宋代著名书法家。宋徽宗内府所编《宣和书谱》卷十九记载:“文臣周越,字子发,淄州人。官至主客郎中。天圣、庆历间,以书显,学者翕然宗之。落笔刚劲足法度,字字不妄作,然而真、行尤入妙,草字入能也。越之家,昆季子侄无不能书,亦其所渐者然耶?说者以谓怀素作字,正合越之俭劣,若方古人,固为得笔;傥灭俗气,当为第一流矣!” 从《宣和书谱》此段记录分析,周越的书法在当时,一是名声大,二是笔力刚劲,三是有法度,四是兄弟子侄等家族成员都能写,所以其楷书与行书可入妙品,而草书可入能品。但也提出了他的不足之处,说周越书法虽然可算得古人之笔,但不免还有些俭劣俗气。

《宣和书谱》提到,宋代御府所藏周越草书仅有三件,“贺知章赋、诗句、千文” 。现存世所见则有跋王著《草书千字文》墨迹一件以及碑拓六件。其中 跋王著《草书千字文》墨迹为绢本,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见图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一:周越跋王著千字文(局部),辽宁省博物馆藏(图片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越书法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越书法作品

就此跋书法而观,周越所宗当为二王之正统。其书法间架因袭褚遂良《大字阴符经》,而兼收颜柳,取道隋晋,故而体势开张豁朗,其“踨”“可”二字一如褚遂良所书;而用笔杀锋入纸、劲健挺拔而沉着痛快,在褚、颜等唐人法度之外,溯源二王,其中“宗”“皇”“时”“光”“臣”诸字,特别是其中“鹅头点”笔法,就是直接取法王羲之《兰亭序》。

北宋代学者孔武仲(1042-1097)提到:“越书近世不甚贵重,然于众人中犹屹屹有立,庸可轻哉!”南宋李弥逊(1085-1153,其兄李弥纶绍兴十年任台州知州)说:“周氏真、草二体书,婉媚遒劲,皆中规矩,信其书之不徒作也!

朱长文(1039-1098)《墨池编》卷十也提到:“周越,字子发,仕历三门发运判官,以司勋员外郎知国子监书学,迁主客郎中以卒。草书精熟,博学有法度,而真翰不及,如俊士半酣,容仪纵肆,虽未可以语妙,于能则优矣!当天圣、庆历间,子发以书显,学者翕然宗尚之。然终未有克成其业者也。尝撰《书苑》,屡求之不能致,无以质疑云。有司马寻者,庆历中尝知利州,其迹亦仿子发。”

书法宋四家中,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皆曾受周越影响。苏东坡有《六观堂老人草书诗一首》“……草书非学聊自娱,落笔已唤周越奴。苍鼠奋髯饮松腴,剡藤玉板开雪肤。游龙天飞万人呼,莫作羞涩羊氏姝。”此诗夸赞六观堂老人的草书,因而拿周越来比拟。

章惇在介绍蔡襄书艺时说“君谟(蔡襄字)少年时,乃师周越”。所谓的“蔡襄勒字”似乎与周越劲健的笔致也不无关系。

这些都可以说明周越书法上取法晋唐,兼以己意,并下启宋代四家,故其在北宋,乃至及南宋时影响之大,足称宋代流行书风的老前辈。当然,盛名之下引人反思也是难免。

北宋魏泰《东轩笔录》云:“尚书郎周越以书名,盛行于天圣景祐间。然字法软俗,殊无古气。梅尧臣作诗,务为清切闲淡,近代诗人鲜及也。皇祐以后,时人作诗尚豪放,甚者粗俗强恶,遂以成风。苏舜钦喜为健句,草书尤俊快,尝曰:‘吾不幸写字为人比周越,作诗为人比梅尧臣,良可叹也。’盖欧阳公常目为苏、梅耳”。

周越曾著有《法书苑》十卷,宋元之际,此书即已失传。后人论著中,如黄伯思《东观余论》、陆游《老学庵笔记》,以及桑世昌《兰亭考》、陶宗仪《说郛》都存有若干条目。在这些零缣片楮中,也可以看出周越对于书法用功之深、识见之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作者丨临海市博物馆馆长 陈引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