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网络“鬼画符”、“印刷体”的影响,大家普遍认为近代书家的实力不足,无法与古人相提并论,甚至只要看到近代作品,无论功力如何,统一划入“不可学”的行列,其实清朝末年“碑学复兴”,上世纪诞生一批“绝世高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譬如沈尹默、白蕉、于右任等,皆入选“书坛巨挚”行列,后世推崇者不在少数,然而能称之为“当代书圣”的大家,却并非他们,而是低调的吴玉如,他自幼接受良好的士族教育,6岁便能执笔写字,书法天分卓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当时“金石之气”大盛,像林散之、吴昌硕、康有为、齐白石等,全都临摹篆隶、汉晋名碑,追崇雄浑刚健的阳刚气势,但是吴玉如没有随波逐流,主张“二王”书法是中国书法史的主脉,大力推崇帖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曾说:“行书当然以晋人擅场,而二王称极则。从探究竟,怀仁集《圣教序》洵为有功”,后世书家皆由“二王”笔法演变,比如颜真卿、李北海、苏轼、米芾,继承魏晋古法,其中最优秀的就是李北海,能融会贯通的加以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他称赞曰:“李北海析右军草书之点画使转,融入北碑,故其书朴厚有味,自成一体。玩其《麓山寺碑》自然得之”,正是与众不同的书法思想,让吴玉如练就一手虚和典雅、劲健温婉的小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方欣赏他写的《临乐毅论》,此作乃王羲之临终前,总结毕生“楷法”技巧,写给儿子的“不传秘法”,吴玉如钻研数年,终于尽数领悟,认真抄写一卷,笔势纯熟精到、标准规范,无一处松懈散漫,点画绰约多变,没有一味坚守平整,更显流动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字和章法上,吴玉如排布偏为疏朗,富有虚和散淡之气,展现魏晋娴静之美,初次以外,他的小楷笔画短小圆浑,富有隶书拙质高古的气韵,艺术质感醇厚,内在经得住品析,同时与“唐楷”相比,他的笔势干脆简洁,不会过于深奥,利于初学者分析、临摹,堪为当代初学者的“必备范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愧于启功称赞:“三百年来无此大手笔,自董其昌后无第二”,李苦禅也说:“玉如公书文绝佳,真是千年不朽之文物,当重之宝之”,甚至王遐举更夸张,称赞他的字“品在王内史(即王羲之)、颜真卿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欧阳中石先生,也拜他为师,即便获得如此高的成就,吴玉如仍然不骄不躁,从不自诩书法家,可是以功力论就,他的水平超越古人易如反掌,如今吴玉如传世作品,全部列为“国宝级”文物,一律禁止出境参加展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书画名作和艺术家,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