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冠中

2023年6月12日晚,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拍卖会上,吴冠中作于1998年元旦的丈二尺寸巨制《丰收》以7820万元成交。

这在吴冠中的画作中并不是拍卖价最高的一次。2019年6月5日收官的中国嘉德2019春季拍卖会上,一幅水墨画以逾1.4375亿元成交,创下中国画最高价纪录。这幅画是吴冠中创作于1988年的《狮子林》;此前,在2016年的保利香港拍卖会上,其油画《周庄》以HK$2.36亿成交。

被认为是中国美术先行者的吴冠中,1919年8月29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闸口乡。早年间,他师从林风眠,在国立杭州艺专(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习西画,兼学中国画及水彩画。

后来,公费留学巴黎,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毕业时,依靠所初露的才华,吴冠中本可在法国走类似赵无极、朱德群的路,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报国之心使他产生了剧烈的心理碰撞。

他痛感"虽有充分的西方的奶作自己的营养,但却挤不出真正属于自身的奶来"。1949年末,同在法国的“三剑客”赵无极、熊秉明和吴冠中,就要不要返回祖国彻夜长谈。后来谈及当初坚持回国的原因,吴冠中说,当时在巴黎看到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对他触动非常大。

吴冠中(左二)上世纪70年代下放劳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冠中(左二)上世纪70年代下放劳动
吴冠中"工农兵"水粉宣传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冠中"工农兵"水粉宣传画
吴冠中《狮子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冠中《狮子林》
吴冠中《周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冠中《周庄》

回国后,吴冠中被安置到最高美术学府中央美术学院任教。他太兴奋、太激动了,恨不能把学到的本事全部献给祖国。在其从艺生涯里,写生时的痴迷与拼命,非常人所能及,他能一整天不吃不喝,连续作画,似乎靠光合作用活着,外号“植物人”。

他常常在外写生数月,风吹日晒,蓬头垢面,衣衫不整,多次被人误认作“要饭的”。1970年在下放到河北农村劳动期间,他用写毛主席语录的小黑板制作画板、用老乡的高把粪筐作画架来作画,被大家笑称“粪筐画家”。后来,他的此举被同学们模仿,于是诞生了粪筐画派……

吴冠中对于画作的要求非常严格。1991年9月,他在整理家中藏画时,将不满意的几百幅作品全部毁掉。他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只保留让明天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画!

他的此番举动被海外人士称为“烧豪华房子”。对待伪作,吴冠中更深恶痛绝。曾经先后就《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池塘》《松树》等冒充其名的伪作进行澄清。

“骗得了今天的人,骗不了明天的人。”吴冠中曾经这么对人说。2000年,吴冠中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这也是法兰西学院成立近200来第一位亚洲人获得这一职位。

尽管吴冠中在绘画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他在晚年出版的散文集《我负丹青》中,却说也许自己不该学丹青、该学文学。他希望自己成为鲁迅那样的文学家。

吴冠中在法国留学期间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冠中在法国留学期间的照片
吴冠中(前排中)早年在北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冠中(前排中)早年在北大
1992年,吴冠中与朱德群的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2年,吴冠中与朱德群的合影

他说:“我一生只看重三个人:鲁迅、梵高和妻子。鲁迅给我方向给我精神,梵高给我性格给我独特,而妻子则成全我一生的梦想,平凡、善良、美。我感觉以后我散文的读者肯定比欣赏我的画的人要多,我的终生情人是文学。”

吴冠中曾经说过一句看似“很荒唐”的话,“300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说齐白石和鲁迅怎么比较。吴冠中的解释是,自己讲的是社会功能,要是没有鲁迅、中国人的骨头要软得多。

2010年6月25日,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