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妮子
当我莽莽撞撞地闯入"龙川县作家协会交流群"这座林子的时候,我以为,这里的"参天大树"都是些退休的老干部,只有他们才会有闲情逸致,在诗词歌赋里乐此不疲。没想到,活跃在这座林子里的,很多都是平时忙得不可开交的中青年人士,他们或经商或机关工作,也有在单位身居要职的,就是退休的老干部们,也需要帮着带带孙子,为家庭操劳的夕阳红。是什么让他们放弃休息玩乐的时间,而热衷在这座林子里尽情吟唱呢?我的第一感觉是,这里有一种独特的让人心旷神怡的求知欲的氛围。除了共同的热爱之外,肯定有一位有着不一般凝聚力亲和力的领袖人物,在努力搭建一个有巨大吸引力的平台。

随着零星的了解,我断定,晨风先生,就是那位护林育林之人。一位群友告诉我"晨风先生是位热心肠的人,对新人尤为关心。"这是我对身为作协主席的第一印象。

当我把群里发出的一幅"看图写诗"随意地拼了几句话,发入群里时,晨风先生很快地指出我的"意为"。当时,我是觉得诗写得不好,把自己的意想也告诉大家,想以此增加它的意境,也让群友们体谅我的词穷。看到晨风先生这么直接地指出,我心想:"坏了!他肯定以为我在轻视他这片林子。"我深深自责,没有好好斟酌就发送,晨风先生是在鄙视我的幼稚还是在责怪我的随意呢?当时,我是无比的尴尬和羞愧,以至于胆怯。过了一会儿,他为我修改了几个词,又发了回来。还一再说明,因为工作下乡了,没能及时回复,希望我体谅等,我为他的谦逊随和所感动。

为了不至于太难堪,我试着加他微信,打算向他请教,如果他接受的话;如果不接受,那我也就不敢冒泡了。"晨风先生那么忙,应该不会接受,即使接受了,也没时间回答我的问题吧?"我这么想着。意外的是他马上接受了,可能意识到我的尴尬和囧迫,他很热情地跟我聊了些家常。一下子,我眼前显现的,不是一位官员文人,也不仅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学者,更像是一位亲切和蔼的邻家大哥。真的如晨风拂面。

就这样,我有幸拜读晨风先生的许多作品,他每天都有新作,或慷慨洒脱或细腻温婉。读他的文章,眼前总浮现画面,如临其境。他娓娓道来,能用自己的作品点燃别人的心智,他不故作深沉,却让人悟出人生哲理,仿佛读的不仅仅是他的作品,更是他的人品,他的领悟。我百思不得其解,晨风先生每天工作那么忙,应酬又那么多,哪来的时间创作呢?我无法想象,难道他在睡梦中也能写出诗篇来?

我的眼前,总是出现晨风先生在人们还在梦乡的黎明里早早起来,把梦里的灵感串成诗篇;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还在用文字解说世界的情景。这情景,寂寞而清高。

如果说,龙川县作家协会交流群是一座林子,那么晨风先生就是一个辛勤耕耘不问收获的育林人,他顺应育树的规律与潮流,也深明育树的哲理与深邃。他帮助新人,没有特意的"指点",却能让人在潜移默化中解惑与进步,没有以师者自称,却能拽上身边的每一个人勤学与探索。就像郭橐驼种树那样:"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摇……"

晨风先生对于群里每一个人,都平等尊重,他不仅自己一直在辛勤劳作,也一直在培育幼苗。他深知每一棵小树健康成长,才能成就一片茂密的林子。

客家古邑,人文龙川。但愿晨风先生用心守护的净土,成就更多根深叶茂的森林。

作者:妮子,高级教师、河源市作协理事、龙川作协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