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安县志》简体标点10.舆地志.堤堰

《新安县志》简体标点10.舆地志.堤堰

地志.堤堰

邑峙诸淀,西北而堤堰蜿蜒,可百里,或数十里,一以捍水势之滤涆,一以便隰田之耕植也。嘉惠中泽,劬劳者厮其流,缮其颓,则众无湓溢蝇鼍之嗟矣。志堤堰。

长城堤,在城西,延而西北,可数十里。三台、张村、涞城、公堤、留村一带共之。旧志云:某村决口,某村修筑,大为民便。

砖瓦口堤,自县至留村、三里。嘉靖十年,县尹周冕筑。系西乡居民往来通路,圮则西乡居民修之。

孟家沟堤,自孟家沟、李家园、韩家沟、大窑漥,系山西村、马家庄、申明亭、狮子村、独家疃、店上村、张村、涞城、公堤村、六里等村地亩夫所修;独山西村派牌甲,以所患在庄房也。邑人刺史张光远有记,见《艺文》。

圣母淀堤,自公堤古堤至大涝漥,堤长七里,系田亩夫所修。

殷家淀堤,系在城六里、南河、大阳一带,田亩夫修筑。

大涝漥堤,系在城西街,田亩夫修筑。

大河南堤,自在城至马家砦、段村一带,田亩夫修筑。

按考:赵生允中云:大河南之堤与围子堤利害相均,如北水决大河南之堤,则围子淀亦受其害;如南水决围子淀之堤,则大河南亦受其害。合无修复刘家坟之旧堤,俾大河南、围子淀各为保障。如南水决围子,则大河南可以图存;如北水决大河南,则围子可以无害。存此议见,本无千里任,聊为一乡谋之意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阎家湾堤,在县城南,长十五里,直抵安州。

杨柳口堤,在县城东南,长五十里。

烧场口堤,在县城东南,长二十五里,县尹李昇筑,

白家漥堤,在县城东南二十二里,县尹李昇筑。

高家堰,护公堤、留村诸水患。

雹河堰,自黑龙口至红石口,长十七里,县尹李廷璋令枕地民独筑者。

按考:新安九河下流,谈御患者,孰不曰筑策上也?不知堤可防小水,而不能以遏横流。横流遏,则无所容而无所洩,冲我城垣,坏我庐舍,杀禾害稼,何足论也!如嘉靖三十二年大水,万历三十七年又大水,九河齐发,横流于新安弹丸之地;登城凝望,势如滔天,顷刻间,崩隍溃陴,响如轰雷。县尹杨仲经、教谕李津、训导候述职极力防塞,又幸新安诸堤堰尽开,月漾桥堤又开,水少洩,而民免腹鱼。昔年月漾桥凡九空洩水,今月漾桥空仅三而洩水者止一二。凡新安九河水而多洩于月漾三空之桥,新安如之何不灾且害也?欲计燃眉,当图其所容水、洩水处,次第为厮为濬其可耳。

舆地志 乾隆八年附

堤堰

康熙三十五年,大水,东西南北四堤俱冲坏。

圣祖仁皇帝巡幸驻跸郭里口,命原总河王新,命查勘各处堤工,发帑修筑。遣内阁学士观保,赍帑金一万五千两,修筑完固。

康熙三十六七八年,叠遭水患。

圣祖仁皇帝复命原总督吴赫,出资效力,修筑新安堤工自此两次。

钦修堤岸二三十年毫无冲决之患。至雍正三年,霖雨月余,河水泛溢,东西南北四堤冲决如平地矣。

世宗宪皇帝,发内帑,出天庾,分遣翰林各官赈济,以救民生复命。

怡贤王大学生朱轼,查勘被水地方,兴修水利,分遣邑人编修张鳞甲,监修新安工程。修旧堤,筑新堤,开新河,建八闸,共销帑金三万一千两。旧堤不重开,载新堤一道,自三台西头起,至南河村止,长三十里。防新河北水泻入大溵淀也。三台、张村、涞城、公堤、留村、六里各村,按地亩栽种柳树,派夫修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