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公房产讯 9月28日晚,旭辉控股集团发布自愿性公告,澄清了关于集团旗下项目涉托借款未如期支付款项等相关事宜。
  对于近日公开报道中提到有关涉及由中国一家金融机构发行的股权类信托产品,旭辉控股在公告中解释道,该股权类信托产品所募集之资金为集团位于天津的一个物业开发项目进行融资。受当地房地产市况影响,该项目的开发和销售进度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该信托产品的现金分配。目前,集团现正与该金融机构积极沟通,寻求合理解决方案。
  据了解,9月27日,旭辉控股因“非标传闻”(即有关天津类信托产品相关情况),其美元债当日领跌10-16美分。9月28日,旭辉控股和旭辉永升服务股价低开,分别下跌5.512%、5.128%。截至9月28日收盘,旭辉控股、旭辉永升服务分别报0.86港元、2.99港元,跌32.28%、23.33%。另外,旭辉控股3亿美金2023年到期的美元债下跌20个点,2027年到期美元债下跌14个点。境内债“21旭辉03”下跌17个点。
  另外,公告中,针对董事会主席林中发布的《致旭辉全体干部的一封信》中提及的“虽账面仍有逾300亿元现金,但绝大部分无法满足企业的合理按需使用”内容,旭辉控股解释道,信函中提及的本集团账上现金额度逾300亿元及其用途,其中现金额度为未经审核金额约数,大部分是与集团房地产业务项目开发相关的资金,包括存放于指定银行账户的受限制预售资金,以保障集团房地产业务项目的开发及交付。为免生疑,内部信函的陈述并没有暗示或表述集团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或清偿集团的债务。
  旭辉控股表示,房地产行业面临尤为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加之疫情反复,导致企业承受经营和现金流压力,集团将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继续加大力度提升现金流,并已于8月28日按时支付于2024年到期6.55%境外优先票据的利息。
  不过,面对旭辉控股的“澄清公告”,资本市场似乎并不买单。据东方财富官网,旭辉控股即旭辉永升服务股价仍呈下跌态势。截至9月29日10:35,旭辉控股报0.66港元,跌23.26%,总市值61.42亿港元。旭辉永升服务报2.84港元,跌5.02%,总市值49.77亿港元。
  对此,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分析认为,从近期与旭辉控股相关事件来看,其现金流确实出现了困难,这和当前楼市持续低迷、行业与市场长期不能回暖直接相关。另外,旭辉作为流动性管理尚佳的企业也最新加入到违约与暴雷的民营房企行列里来,再一次说明当前民营房企普遍出现的流动性困境除了与过往的行业发展高负债、高周转模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