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扒镇大力发展被誉为“渔业芯片”的海水种苗产业。任宏柏摄

漫步在长达7.5公里的月亮湾沙滩上,徐徐海风带着咸味沁人心脾;徜徉在沙洁水清的沙扒湾,游客们在炎炎烈日下,尽享海滨戏水的乐趣;在海洋牧场上,渔民们伴着海风辛勤劳作,鱼满舱、人欢畅……

这幅美好的海滨小镇乐活图景,是阳西县沙扒镇的真实写照。沙扒镇素有“中国马尔代夫”的美誉,处在阳西“牧海耕田·阳西味道”乡村振兴示范带的中心段。这里三面临海,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发展渔业、农业和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

近年来,沙扒镇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有利契机,大力发展海水种苗、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海产品(农产品)电商和康养、滨海旅游等产业。近段时间以来,沙扒镇积极助力阳西县出征省乡村振兴大擂台活动,以赛促建进一步提升镇村整体面貌,在南海之滨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乡村富美的振兴画卷。

南方日报记者赫鹏翀

串珠成链▼▽

镇村风貌显著提升

沙扒镇沿线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以山海文旅为特色,镇区、北额岭、渡头村、来福园村为点,省道S282线沙扒段、县道X747沙扒至上洋段为轴线,打造出“点状辐射、带状串联、网状协同”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过程中,沙扒镇把海洋文化、疍家文化有机融合,近年来完成了渡头村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工程,开展了省道S282线沙扒段、县道X747沙扒至上洋段、沙扒镇区环境绿化提升和立面风貌提升等一系列工程。

目前,沙扒镇建有北额岭瞭望台、乡村振兴数字展厅、书村牌楼、沙扒盐场等乡村振兴示范带重要节点,完成了风情小镇旅游集散中心、导示系统、海滨路艺术绘画、旅游大道美化、亮化等项目建设,打造出3公里滨海特色街区和电商街,为发展滨海旅游和乡村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过程中,沙扒镇通过一系列基础设施改造工作,使卫生站、农贸市场、农村电商服务站等民生设施实现了提档升级。通过促进4个行政村卫生站的规范化建设,当地群众足不出村即可享受高质量的卫生健康服务。

“通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沙扒镇人居环境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沙扒镇委书记林志远介绍说,该镇下一步将加快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带工程建设,加大镇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以参加省乡村振兴大擂台为契机,进一步提升镇村风貌和人居环境。

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设,将沙扒镇的渔业资源、旅游资源、农产品资源串珠成链,为各项事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两年来,沙扒镇相继被授予“广东省卫生镇”和“阳江市文明镇”荣誉称号,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蓝色粮仓”▼▽

渔业强芯促产业兴旺

作为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水产养殖专业镇,沙扒镇的海水鱼苗养殖产业已走在省市前列。其中,渡头村成功入选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22年,沙扒镇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沙扒镇濒临南海,拥有国家一级渔港,也是阳西县渔业发展重镇。从沙扒渔港码头出发,行驶约5海里就到了青洲岛海域。宽阔的海面上出现了一串串浮标,这里就是海洋牧场,人工鱼礁为鱼类、贝类和藻类等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庇护和产卵场所。2019年,该海域跻身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行列,海洋牧场面积达497.3平方公里,成为名副其实“蓝色粮仓”。

在海岸边,沙扒镇显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产业发展场景。海水种苗被誉为“渔业芯片”,依托海洋水产种质资源,该镇以科技为支撑,通过产学研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海水种苗专业化道路。目前,该镇已创建2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个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1个广东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基地)。

沙扒镇以渡头村为产业重心,联动来福园村、乌石头、前步村,形成了一条海水种苗产业带。作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之一,阳西县金源海洋生物科研有限公司是该镇鱼苗龙头企业之一。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们主要是靠捕捞野生鱼苗,养大后再卖给养殖户,可以说是靠天吃饭。”该公司负责人陈朝介绍说,得益于沙扒镇发展海水种苗产业的优越自然条件,公司实现了从种鱼亲本养殖到鱼苗销售的完整生产链,打破了靠天吃饭的瓶颈。

目前,沙扒镇海水种苗产业已形成“亲鱼—鱼卵—鱼苗—成品鱼”的循环生产链,年产值超6亿元,产业化经营辐射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了海水养殖产业转型升级。

整合资源▼▽

“沙扒味道”销往全国

沙扒镇拥有3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不仅海域面积十分辽阔,海洋物产资源也非常丰富。该镇海洋牧场面积达497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海洋牧场之一,盛产龙虾、石斑、鱿鱼、对虾、花蟹、海胆等海鲜珍品。

近年来,沙扒镇按照“捕养并举”的发展思路,着力调整渔业生产结构,鼓励帮助渔民发展效益好、成本低、有潜力的刺钓作业,海洋捕捞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海水养殖朝着精品化、基地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目前,沙扒镇已建成青洲海胆养殖、龙虾养殖、网箱养殖、滩涂养殖、围塘养殖和虾苗孵化养殖六大养殖基地,全镇水产养殖面积1.22万亩,渔业产值约8亿元。2022年,沙扒镇入选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带来的光热资源,也给沙扒镇发展水果种植业带来了难得机遇。近年来,沙扒镇的“妃子笑”荔枝高产稳产技术实现新突破,通过提高坐果率,年产优质“妃子笑”荔枝2000吨以上,前步村因此被评为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荔枝专业村。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沙扒镇产业发展为当地农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让广大群众能够就近打工,分享乡村振兴发展带来的红利。通过带动农户开展果蔬标准化种植,沙扒镇为进一步提高果蔬产业的发展及深加工打下了良好基础。

省乡村振兴大擂台直播后,沙扒墨鱼饼、金鲳鱼干等当地特色农产品深受各地游客的喜爱,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在网上的销售量也节节攀升。

目前,沙扒镇从事渔农产品销售的网店和实体店有440多家,年销售总额达1.2亿元。为了进一步拓宽产品销量,阳西县沙扒镇渔农产品电商协会日前揭牌成立,这也是阳西县首个渔农产品电商协会,为渔农产品销售现代化转型迈出了重要一步。

渔农产品电商协会会长陈国进表示,该协会现有会员178人,将通过短视频直播带货等形式,协助农村群众销售产品,实现统一包装、统一商标,更好地将“沙扒味道”销售出去。

产业延伸▼▽

康养优势吸引“候鸟老人”

“我们刚从东北过来,打算住到明年春天再回去。”王阿姨是一位“候鸟老人”,沙扒镇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让她和老伴这几年都选择在此过冬。据了解,近年来沙扒镇每年秋冬季节都会迎来大批“候鸟老人”,康养优势也带旺了当地商品房租售产业发展。

沙扒镇海岸线绵长,月亮湾海滩沙质极白、粗细适中、坡度平缓,沙扒湾滩缓、沙细、浪静,滨海旅游产业优势显著。包括沙扒湾、月亮湾在内的阳西滨海风光游线路入选了“首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擦亮了“风情美镇·浪漫沙扒”旅游品牌。

除了自然旅游资源之外,沙扒镇人文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在传承和保护优秀本土特色文化、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也有新作为。其中,书村“走公”是本地最具特色的传统庙会活动,也是阳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每年端午节,书村都要举办“走公”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观看。

乡村旅游作为沙扒镇滨海旅游的有益补充,进一步丰富了该镇旅游内涵。渡头村依托沙扒盐场建设盐业科普基地,依托沙扒特支红色资源建设党建教育基地,全面提升乡村风貌,并融入“上洋—沙扒—儒洞”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

丰富多彩的文旅节庆和体育赛事活动,也是沙扒镇旅游产业的重要亮点。近年来,该镇举办了“七月七”神水节等特色民俗活动,相继举办月亮湾半程马拉松赛、许鸿飞雕塑展、月亮湾灯光节等文体活动,有效带旺了旅游人气。

随着“长住养老、旅居度假、短期康养”功能社区渐成规模,沙扒镇房地产开发建筑总面积达110.34万平方米,售出商品住宅9401套,“候鸟式”养老模式逐渐显现,地产、养老和休闲度假得到有机结合。

目前,沙扒镇正在围绕打造“国内知名滨海旅游康养目的地”的战略目标,筹建兴悦大健康产业园康复中心,打造以服务机构、社区、物业、居家养老四位一体的创新型养老综合体。

■一线实践

道路“白改黑”

乡村旅游旺

沙扒镇渡头村是阳西县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许多游客慕名前来这座滨海渔村“打卡”。为了进一步改善村民出行环境,提升乡村旅游品质,自去年7月以来,渡头村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有利契机,启动了村道“白改黑”工程,今年8月份已完成施工。

“我们村积极发动乡贤和村民们投资支持‘白改黑’工程,在村道实现硬底化的基础上,铺设完成6公里左右的环村柏油路。完工以后,村民出行更方便了,开车来村里旅游的外地游客也越来越多。”村干部介绍说。

日前,毗邻渡头村的省道S282线路段“白改黑”提质改造工程也顺利完成,起点位于新墟镇高速出口处,终点至沙扒镇月亮湾转盘处,改造线路全长约20公里,总投资约8100万元。该工程保持原有路面宽度不变,对路面进行升级改造,铺设沥青并完善沿线交通安全设施及标志、标线。

作为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镇,沙扒镇将以村道完成“白改黑”改造为契机,积极鼓励渡头村等“网红村”发展民宿、渔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内涵。

近年来,沙扒镇积极开展镇区旧路升级改造、村道巷道硬底化、“四好农村路”建设和农村危桥改造,进一步提升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为广大游客提供舒适、安全、美观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