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各项建设开始步入正轨,1955年到195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一共有57位,在这其中,存在着一位特殊人物,他既没有参与过万里长征,也没有红军经历,授衔时更没有在军中任职,他就是乌兰夫,来自内蒙古。那么这位内蒙古的儿女又是凭借着什么功绩能获得党组织的认可,从而被授予上将军衔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兰夫出生于1906年,作为草原的孩子,他显得格外不一样,别的孩子喜欢在草原上策马奔腾,而乌兰夫就热爱读书,从书中他认识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1919年,在五四运动爆发后,进步思想进一步在全国范围传播。乌兰夫也积极参与学生运动,是内蒙古地区早期觉醒的代表人物。

1923年,乌兰夫就读于北平蒙藏学校,在校期间加入了共青团,两年后,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并被派到苏联交流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毕业之后,乌兰夫并没有立即回国,而是在苏联学校做起了翻译工作,直到1929年,乌兰夫才回到了祖国,在中共西蒙工作委员会开展工作,在家乡宣传革命的思想,壮大革命的力量,为日后的武装斗争奠定了一定基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企图与内蒙古贵族德王联手打造“内蒙国”,其背后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是。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乌兰夫与德王会面,将目前的局势逐一梳理,他自然是希望德王可以看清局势,选择民族大义,维护祖国国土统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德王却有着不小的野心,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与国家的敌人联手。乌兰夫见此情形,立即展开了秘密筹划,一方面利用舆论造势,将德王的真面目公之于众,引起民愤,一方面吸引农民参与革命,壮大组织力量。

1936年2月,乌兰夫发动“百灵庙暴动”并取得了胜利,此举意义非凡,打响了蒙古民族武装抗日第一枪。这一部分力量逐渐壮大,不断精进不断扩充,曾多次击退敌军对内蒙古地区的进攻,保卫着重要的黄河防线,保障着我国陕甘宁地区的最后一道屏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不法分子死灰复燃,企图建立一个临时政府。考虑到是民族问题,党中央特意安排乌兰夫前去协商,乌兰夫带军队过去其实比较安全,但他为了彰显诚意,只身前往。可是临时政府的高层补英达赖却丝毫不听,乌兰夫便借助民众的力量解散了临时政府,周总理也曾称赞他只身赴会的英勇举动。

1947年,在乌兰夫的主持下,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乌兰夫担任主席。乌兰夫一直在内蒙古地区开展工作,为民族发展和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在新中国成立后,他并不符合授衔的要求,但考虑到他对内蒙古地区统一的发展的贡献,便破格授予了他上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兰夫曾当选为国家领导人,也担任过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从地方到中央,乌兰夫依旧不忘初心,不忘使命。

而他的子女后代也十分优秀,乌兰夫的长子布赫创建“乌兰牧骑”,丰富了内蒙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担任过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多个职务,后来官至副国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兰夫的孙女布小林曾是内蒙古大学的教师,参与政治工作后踏踏实实,稳扎稳打,担任了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一家三代都为内蒙古的发展鞠躬尽瘁,令人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