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两性分别很明显,就体型来看男性稍大一些,就体重来看也是男性稍微大一些,除此之外人类还有喉结、胡须、胸毛等第二性征。青春期之后男女的差异就越来越明显,到了18岁之后男女的差异一眼就可以看出来。除此之外男女还有面容方面的差别,男性的颅骨、下颌更立体,女性则稍显圆润。

人类的两性差异是适应了人类繁衍的需求,在成长的过程中男女的差异显现之后,人类就有了求偶的意识,所谓的早恋之类的其实就是人类快到性成熟时期的表现。一般来说男性和女性之间相互吸引,在成年之后就会相互组成家庭,不过我国规定男性到22女性到20周岁才可以结婚。可是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一些生理卫生知识,男女还是自发地靠感觉走到了一起,很多时候都说不清为啥选择了对方。

人类的性状明显,可是动物们却不同。像猫狗之类的宠物,它们全身都有较丰厚的毛发,毛发方面的差异很小,而雌性和雄性之间其他方面的差异一般也不是特别巨大,比如体型之类的。再者,动物们没有人类的意识,除了些简单脑瓜子的简单思维,没有性别的观念,可是到了交配繁衍的时候它们总是能正确地找到异性的配偶。动物们靠什么走到一起呢?

动物的感觉说起来无非就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之类的,人类只要靠视觉相互吸引,很多时候第一眼看不上,之后的接触中也较难获得对方的青睐。这是因为人类的嗅觉、听觉之类的不是很敏感,所以只能靠视觉,触觉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首先得先看得过眼,然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接触,俩人产生了更为比这些直接感觉更为高级的情绪,然后才会有下一步的接触。

而野生动物们也有一些求偶的仪式,比如食草动物常经过竞争也就是斗殴的方式决出胜者,然后雄性才有机会获得雌性的青睐。不过这也是建立在雌性已经一定程度上吸引到雄性的基础上,围绕着适龄的雌性展开竞争。可在这之前,雌性先要把雄性吸引过来,然后雄性之间才展开竞争,雌性从中择优交配。动物有较为明显的发情期,会因为周围环境和食物的因素而发情,此时雌性生殖道会分泌荷尔蒙。

就像家里养的猫狗,其实也有一定的繁殖周期,在雌性发情的时候也会产生一些类似于经血的东西,可以散发出一些我们人类闻不到的气味,雄性在闻到其中的荷尔蒙信息后就会赶过来。这也是为啥动物见面后喜欢互相闻对方的身体,在荷尔蒙的刺激下动物发生生理反应,有些动物不能获得交配就会变得狂躁,猫叫春都可以叫的嗓子嘶哑、发炎。

在动物智商不高的脑子中,没有雌雄的概念,它们基本上就是靠本能的驱使,在闻到适龄异性的荷尔蒙后就会产生一定的生理反应。很多动物都会有群聚的求偶或者交配的行为,蛇在交配的时候一大群公蛇都被母蛇吸引,然后全部缠绕在一起,形成一个人见人怕的蛇球,由于它们是泄殖腔的生殖模式,交配的效率相对较低,这样群聚的模式有助于提高生殖效率。

在此基础上,动物们展开多样的竞争,鸟类会比拼羽毛的艳丽程度或者独有的舞步;食草动物之间常发生争斗,有蹄类动物常在这样的打斗中受伤;食肉哺乳动物要复杂一些,除了那些独行的猫科动物靠荷尔蒙相互吸引,群居的食肉哺乳动物还有明显的阶级分化,狮群的狮王就有最高的交配权,鬣狗群中的雌性首领也调节着种群的繁衍,一般只有它可以生育,就算是它的亲姊妹也要经过它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