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公众号“尼伯龙根工厂”授权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1年8月的时候,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提出了为非洲军提升反坦克作战能力的计划,因此需要以卡车或半履带车为基础,安装5cm或苏联7.62cm野战炮,尽快赶制出20辆代用自行反坦克炮,送到北非进行实战测试。这些反坦克炮的速度要足够迅捷,同时还需要能够适应北非的地形。月底,德军决定用两批共计9辆5吨半履带牵引车(Sdkfz 6)和对应数目的苏联7.62cm野战炮进行改装,希望可以在9-10月间全部完成。车辆底盘由布辛-纳格(Büssing-NAG)提供,改装工作交给阿尔凯特(Alkett)进行。

在同年的对苏作战期间,德军缴获了数以千计的76.2mm F-22/F-22USV野战炮,这些野战炮设计较为精良,穿甲能力突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德军反坦克火力不足的问题,算得上一份天降的大礼包。相比之下,Sdkfz 6的处境就有些尴尬——它本来是为牵引轻型野战炮和舟桥设备设计的,但拖炮的活计Sdkfz 11(3吨)也能干好,造价还要低上三分之一。至于牵引舟桥,工兵部队认为马力更大的Sdkfz 7(8吨)要更加靠谱,因此需求并不紧迫。在1939年的时候,出现了一种Sdkfz 6/2自行高炮,搭载3.7cm Flak 36高射炮,后来也被基于Sdkfz 7的类似车辆取代。这么看来,用缴获的炮和最不受待见的半履带车进行改装是风险最小,资源消耗最少的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洲军使用的苏制F-22野战炮,德军代号7.62cm FK 296(r),这一门是安装了胶轮的摩托化牵引型,此外还有安装钢缘轮的畜力牵引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dkfz 6炮兵牵引型。

样车大约在1941年8月末-9月初的这段时间就完成了,它的结构非常简单,本质上就是在Sdkfz 6的底盘上固定一个巨大的敞口装甲箱体,然后把一门野战炮固定在箱体前部,外形十分臃肿且不协调。由于时间过于紧迫,箱体上的装甲门都没有来得及做好,测试时只能用普通钢板凑合。该车的全称应该是“Sdkfz 6/3装甲自行火炮载具搭载7.62cm苏制野战炮(7.62 cm F.K.(r) auf gp. Selbstfahrlafette (Sd.Kfz. 6/3)” )为了行文方便,下文将其统一简称为Sdkfz 6/3。至于其诨名“狄安娜”存在不同说法,有的说法称这是为装备Pak 36(r)反坦克炮的改进型准备的代号(顺便提一句,有的资料将计划中的Sdkfz 7/5自行反坦克载具成为“阿尔忒弥斯”,指的是同一位狩猎女神)。还有说法称,这个名字是英国人给起的,德国人并没有这么叫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军专门为反坦克作战改装的7.62cm PaK 36(r),结构改动很大,外形更低矮,反坦克能力也大幅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门PaK 36(r)都配备了炮口制退器。

Sd.Kfz. 6/3基于Sdkfz 6的BN 9b量产型改装,车头和驾驶室部分未改动,也就意味着它的前半截没有装甲。在测试阶段曾在水箱格栅之前设置装甲护板,以防炮口暴风伤害水箱。但测试中发现炮口暴风没有那么大的威力,护板还会影响散热效率,于是就撤除了。BN 9b本身是一个和BN 9平行量产的型号,配置上存在一些细微差别,如转向制动器助力方式不同、手刹作用原理不同、尾钩型号不同、仪表、油泵的配置差异和增加了中央润滑系统等,两者的外观基本是一致的,动力水平也完全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dkfz 6/1工兵车,与炮兵型最大的区别在于尾厢小,多一排座位,这一辆是布辛纳格生产的第一辆BN9b车型,底盘序列号5091。

在原本应该安装车体的地方是一个尺寸约为3.6x2x1.5m的大型装甲箱体结构,为承载箱体和火炮、弹药的重量,对底盘框架结构进行了加固。箱体用铆接工艺成型,正面为火炮留出了尺寸巨大的射口,顶部敞开,可安装三个撑杆以支撑篷布。箱体的装甲厚度只有4.5mm,只能抵御一般步兵轻武器发射的铅弹和炮弹破片,用步枪钢芯弹即可击穿。箱体两侧开有1x0.9m的门,门板向前开启,后部还有一个宽度为0.6m的弹药补充门,门板是向下开启的,拆换炮管时,炮管也可以从这扇门通过。按常理,这种轻装甲的反坦克车辆应以小巧的轮廓和高速取胜,但Sdkfz 6/3却高达3m多,机动性也一般,很容易被敌军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巨大的体型很容易暴露目标,这一辆Sd.Kfz. 6/3在阿拉曼战役期间被澳大利亚第9师的步兵发现,然后遭到集火,德军随后弃车而逃,把它留在了半山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d.Kfz. 6/3箱体后面的杆子是炮膛清理杆,可以看到折起的篷布和车门上悬挂的干粮袋,箱体右前角设有天线基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d.Kfz. 6/3篷布完全展开的状态,驾驶室篷布留有开口,可以把炮管伸出来,在某些半履带自行高炮上也能看到类似的设计。注意它们的前翼子板上设有备用履带固定架,每侧接地面朝上固定两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箱体在炮盾两侧设有箱状结构,Sd.Kfz. 6/3的发动机盖子上漆有白色的对空识别带,驾驶室两侧有一位数战术编号。

Sdkfz 6/3装备的是一门7.62cm FK 296(r)野战炮,也就是原版的苏制F-22野战炮,不是德国大改过的Pak 36(r)反坦克炮。该炮仍然维持着原有的野战炮结构,炮手只能操作方向机手轮,高低机手轮和开火拉线需要由他人操作,严重制约跟踪射击移动目标的效率,苏制的瞄准具性能也比德制同类产品性能相差太多。药室没有进行扩膛改造的FK 296(r)只能发射缴获的苏制弹药,无法兼容源自PaK 40的德制弹药。按照弹药种类不同,其穿深在入射角为60°时能达到67-77mm的水平,算不上出众,但也足以对付常见的英制和美制装甲车辆。阿尔凯特公司甚至都没有来得及为它设计专门的底座,只是把大架截短,然后把大架和炮轮用箱体地板和侧板上的固定装置约束住。在后座力的作用之下,每次开火之后,车辆都会稍微后退,但还不至于损害固定装置和车身结构。装车之后,火炮的俯仰角在-7~+20°之间,方向射界限制在左右各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两张照片中可以看出火炮是如何固定在箱体里面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炮仍然使用原配的苏制瞄具,高低机和方向机手轮分别在上架两边,这是典型的野战炮设计。

该车弹药基数为100发,弹药储存在箱体后部的弹药架中,此外车后还可以拖曳一台Sd.anh 32/1弹药拖车,拖车内又可容纳40发备弹。装甲箱体内没有设置任何座位,在行军时,操作火炮的乘员只能坐在火炮固定装置和弹药箱上。Sdkfz 6/3的乘员共有6人,分别为车长、炮手、驾驶员、装填手和两名弹药搬运手,除车长有一把冲锋枪外,其余五人的随身武器均为手枪,没有为他们配备机枪。在箱体内还装有一部电台,电台具体型号和由谁操作不得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箱体尾部的弹药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于携带额外弹药的Sd anh 32/1弹药拖车,原本是用来运输短药筒7.5cm定装弹的,弹头朝下放置。突击炮部队的Sdkfz 252的弹药运输车一般会拖曳一辆,没有发现Sdkfz 6/3拖带此物的照片。

Sdkfz 6/3样车于1941年9月通过火力测试,其后样车被送往库莫斯多夫进行机动性能测试。定型之后,德军在10月-11月间从布辛-纳格生产的生产序列号为5091-7000的BN9b底盘中抽取9辆,送往阿尔凯特进行改装。改装完毕的9辆Sdkfz 6/3在10月中下旬分两批完成交付,所有车辆的细节特征都不尽相同。它们被运到文斯多夫装甲兵学校组建新部队,预备派往北非战场作战。

按照1941年11月12日发布的KstN 1149战斗力统计表格,德军利用现有的9辆Sdkfz 6/3组建了3个坦克歼击排,每排除了3辆Sdkfz 6/3之外,还装备了一辆轻型越野车(排长车)、一辆中型摩托(传令)、一辆3吨卡车和3辆Sd.anh 32/1弹药拖车。1942年1月-2月间,上述部队重组为第605坦克歼击营第3连,通过意大利陆续运抵北非战场。该连车辆直接由隆美尔元帅调遣,从1月21日开始投入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Sdkfz 6/3之外,第605坦克歼击营还装备了两个连的一号自行反坦克炮。

第605坦克歼击营第3连直到3月份才完全集结起来,配属给第90轻型师作战,4月损失了两辆Sdkfz 6/3。5月时,第605坦克歼击营又对作战装备进行了重新分配,将剩余的7辆Sdkfz 6/3分配到2连3辆,1连和3连各分配两辆。5月26日,德意联军发动“威尼斯行动”,向加查拉防线南端发动进攻,期间又全损两辆,还有一辆需要修理。经过了托布鲁克战役、阿拉曼战役和盟军反攻之后,非洲军的Sdkfz 6/3最终在1942年12月损失殆尽,其中有至少一辆落入英军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北非作战的Sdkfz 6/3,至少存在两到三种不同的涂装方案。挡风玻璃会限制火炮俯角,在作战时应当放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弹焚毁的Sdkfz 6/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的左侧车门,从这里可以看到炮长战位。

跟随非洲军作战的武器局联络官曾经对苏制7.62cm火炮在北非的作战情况进行过汇报,其中包括了一部分与Sdkfz 6/3相关的内容:

……总的来看,经过扩膛改装的Pak 36(r)和原版的FK 296(r)穿甲能力都堪称出色,远非对手现有坦克型号所能抵挡。在火力测试当中,用Pak 36(r)在2000m距离上击穿了英国MK II坦克(注:可能指邱吉尔II步兵坦克)90mm厚的炮塔装甲。现有的瞄具制约了火炮完全发挥其性能,非常有必要将瞄具标线刻度上限从目前的穿甲弹1800m,高爆弹2800m提升到穿甲弹3000m,高爆弹4000m的水平。这些炮不如口径更小的反坦克炮那般精准。敌人非常恐惧这些火炮,其炮兵和飞机会优先进行攻击。在最近的一次攻势结束之后,所有的苏制7.62cm火炮均被击中,全部无法使用,其中一些还能修复。

2.基于5吨牵引车的7.62cm FK 296(r)野战炮自行载具

火炮瞄具设计非常粗糙,急需进行改进。一般的反坦克炮都需要让炮手直接控制开火,扳机需设置在紧挨着方向机手轮的地方,并应向开火方向推动发射,否则将会干扰瞄准。

7.62cm自行火炮过于高大——几乎有谷仓大门那么高!装甲实在是太糟糕了,连机枪火力都防不住!一旦被击中,该车就非常容易起火燃烧。除了装甲太薄之外,它的速度也太慢了。需要加大履带板和履带胶垫的供应量。炮瞄镜也需要频繁校正……

虽然Sdkfz 6/3足以对付北非战场出现的所有盟军坦克,但它本身的设计还远远谈不上完善,所以既没有大量生产,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原型车Sdkfz 6的生产也在1943年告终,后来被廉价的sWS牵引车取而代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军将缴获的Sdkfz 6/3运到了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该车底盘序列号为5325,车号WH-276716,第605营的7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