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自制酱油,非卖品,我也不一定真放心,已下单了黄曲霉素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家的自制酱油,非卖品,我也不一定真放心,已下单了黄曲霉素试


海天酱油添加剂
事件,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海天出口日本的多个品种中的零添加酱油,同海天在国内销售的多个品种中的有添加酱油做的比较,人为制造了一个“海天双标”,本来就是两个品种,当然会是两个配方。

用出口日本的零添加酱油,同国内市场的零添加酱油比较,或者用出口日本的有添加酱油,同国内市场出售的有添加酱油比较,才是正常比较。实际上海天出口日本的有添加的也有零添加的,不少在日本的网友都发了日本超市有添加酱油的照片。

网友发的海天出口海外的有添加酱油配料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发的海天出口海外的有添加酱油配料表
网友发的海天出口海外的有添加酱油配料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发的海天出口海外的有添加酱油配料表
网友发的海天出口日本的有添加酱油配料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发的海天出口日本的有添加酱油配料表

可惜,很简单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有了这样不正常的操作。要说是操作失误,很牵强,毕竟专吃这碗饭靠这个赚钱的自媒体,连起码的比较法都不会,完全说不过去。

这就等于你用自己的特级茶叶,同别家的三级茶叶作比,然后宣布你的质量比别家好,但是,正常的做法,不应该是拿别家的特级茶叶同你的特级茶叶对比吗?

海天在国内销售的酱油也有零添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天在国内销售的酱油也有零添加

部分人在煽动之下,有时特别自负,有时又特别自卑,比如对日本的酱油标准高过中国深信不疑,虽然也没有吃过日本酱油,却坚信日本酱油不加添加剂

实际上日本是添加剂大国,日本超市的酱油和盐的品种十分之多,零添加的有,又少又贵,普遍还是添加的,日本有一种盐,十分便宜,里面加了各种添加剂,做菜很鲜。还有一些营养盐,包括儿童专用盐,里面加了添加剂,以减少氯化钠的含量。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他们认为盐的危害,远高过添加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日本的网友发的日本产酱油配料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日本的网友发的日本产酱油配料表
我在日本买的梅酒配料表,翻译器翻的,只标有添加剂未标具体名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在日本买的梅酒配料表,翻译器翻的,只标有添加剂未标具体名称
我在伊藤买的原装进口日本产刺身酱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在伊藤买的原装进口日本产刺身酱油
世界销量第一的日本万字酱油,安息香酸即笨甲酸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销量第一的日本万字酱油,安息香酸即笨甲酸钠

日本的酱油品种繁多,因为他们不同的菜,用不同的酱油,所以添加剂也用得多。比如刺身酱油,除各种添加剂外,还要加食用酒精。

说欧洲没有添加剂的也是,我经常是买原装进口的西餐调料,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都买,都有添加剂。

我买的原装进口酱料配料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买的原装进口酱料配料表
我买的原装进口酱料的配料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买的原装进口酱料的配料表
我买的原装进口酱料的配料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买的原装进口酱料的配料表

相较于数据,有些人更善于相信暗示。不需要数据支撑,想象的范围就可以无限大,想象能够天马行空,出来的结果也就十分刺激,并且更具话题性和煽动力, 所以这部分人会排斥数据 ,而坚信暗示和想象的结果。同时,数据是自己没法参与的,而暗示和想象,是自己可以参与的。

说句题外的,暗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控制手段。也即一种PUA。当然也就不仅仅只是会用在商业诋毁上。

对调味品中苯甲酸的含量,中国标准对标欧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调味品中苯甲酸的含量,中国标准对标欧盟

今年海天算是流年不利,8月初海天一位员工在自己的私人朋友圈发布“不当言论”,员工私人不当言论,本身并不该祸及企业,但此次罕见的牵连到企业,海天莫名卷入危机,并被网暴,海天味业的品牌声誉、股票、销售等,都受到极大冲击和影响,演变成企业的巨大危机。

事隔不到两月,海天再次遭遇巨大危机,陷入“添加剂事件”。前一次便有声音认为有竞争对手借机打击海天,其实此次事件“黑公关”的痕迹更为明显。黑公关有可能的来源:一是竞争对手打击;二是被撤掉广告和合作或者是没有谈成广告合作的媒体、平台、公关公司、广告公司、自媒体;三可能是报复行为;四是作空股票……

海天味业两个月内遭遇两次巨大危机,感觉前景堪忧,也暴露出其危机处理团队的能力不足。这可能一是因为海天为减少成本削减了公关团队,二也是随着媒体尤其是财经媒体的衰落,优秀的公关人才来源缺乏。一方面企业危机处置人才需求强烈,另一方面人才培养和储备又越来越少。

回到事件本身,本就因疫情遭遇业绩下滑的海天,未来不明,而频繁遭遇的两次事件,也会让更多的企业恐惧,在企业本身没有做错任何事的情况下,仅仅只是一个自媒体漏洞百出甚至可以说是别有用心的视频,便可以给一个苦心经营多年的行业大咖带来灭顶之灾,商业诋毁的成本低到了不可想象,而给企业带来的伤害,也是不可想象。

中国历来新闻管制十分严厉,对自媒体的政治言论也是严控,但唯独,对于随意破坏经济、给国家和企业带来损失的商业诋毁,却总是那么宽松,放之任之。

尤其是对企业施以政治打击,比如海天员工私发不当言论却炒作企业“汉奸企业”,甚至把民族企业造谣为日资控股;比如造谣企业“双标”,“给中国人吃差的,给外国人吃好”……“政治打击”手段卑劣,但却效果绝佳,而企业却百口莫辩。

这两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出现返(反)祖(智)趋势,拒绝科学,追求原始,坚信暗示。时间会证明,这到底是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