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由此可以看出,在吃完饭后散步对于身体健康是十分有好处的,比如经常久坐运动量少的人,可以在每天吃完饭后走大约散30分钟的步,长时间坚持下去,或会给身体带来一系列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坚持饭后散步,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好处?

①预防骨质疏松

上了年纪的人,身体各器官组织出现衰老,体内的钙元素会流失,容易诱发骨质疏松,运动能够预防骨质疏松和老年骨折病,还能够让身体更加强壮。

②促进血液流动

散步属于全身性的运动,吃完饭之后出去散散步,能够促进全身的血液流动,让身体中的每一个肌肉都活跃起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③提高睡眠质量

中老年人不妨在饭后去散散步,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精神代谢能力,增强身体素质,从而也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在另一方面来说,运动可以消耗人体内的能量与脂肪,可以让人感觉到劳累与疲倦,所以睡得更香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④有利于心肺功能

在缓慢的走路中,血液循环逐渐加速,供应给心脏的血液和氧气也会更加充足,对心肺功能都有很大的好处。

⑤降低体脂

老年人代谢率低,如果吃的和以前一样,运动量再少,时间长了体脂就会上升,容易患上高血脂和脂肪肝,饭后散散步运动下,能够燃烧脂肪,降低体脂,预防高血脂和脂脏肝的发生。

02医生建议:过了50岁,这3件事常做或比运动好

坚持适当合理的走路散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长寿。

但是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来说,骨骼内钙质流失速度加快,也是不建议长时间剧烈的走动,要想锻炼身体,建议走路运动,保持在30分钟左右即可。

并且这几类人也不适合散步:

1、患有胃部疾病的人:

患有胃部疾病的人特别是患有胃部下垂的人饭后立即散步容易加重胃部下垂的状态,引起胃痛,如果饮食不合适的话还会引起恶心、呕吐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此类患者若在进食后,立即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有可能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3、贫血、低血压患者:

饭后大量血液会供给胃部,散步时很容易造成脑部相对缺血,出现头昏、目眩,甚至昏厥。

4、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

这几类人饭后最好静坐闭目养神10—30分钟再散步,马上散步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头晕乏力,甚至昏厥。

03医生建议:过了50岁,这3件事常做或比运动好

1、注意清淡饮食

过了50岁以后要注意清淡饮食,饮食方法是否恰当和健康有密切联系,50岁之后人体的消化能力降低,应该以清淡饮食为主,比较难消化,刺激性大的食物需要忌口,这样才能维持消化系统功能正常,同时各项指标稳定。

还要多为身体补充一些胆海脂酸,这是从大豆中提取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迅速清理血液中的垃圾以及脂类物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脂类物质在血管内沉积,使血管保持干净通畅的状态,从而降低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几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心态乐观

想要活得更长寿,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调整心态,一个人的心态好不好,就能看出身体状况好不好,想要让自己长寿,积极向上的心态很重要。

不要被一些事物困扰,这样就能够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保证心态快乐的时候就能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还可以调节人体的功能,保证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睡前泡脚

泡泡足现在是一种非常健康的方法,在泡足的过程中,适当的水温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使血管通畅,此外当泡脚时,脑神经处于放松状态,这可以改善人们容易失眠的状况。

因此,建议人们在睡觉前养成泡脚的好习惯,这样不仅可以保持人体健康,而且还可以改善人们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