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走心育儿好文,关注『澄心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有正上小学的普娃一枚,一年级新生报到的时候,就领到了学校发的人教版的《新编学生字典》。

家里有一本华语教学出版社的《现代汉语小词典》,我的朋友还另外赠送了一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

小小孩童已是三本字典加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年,我们都爱查字典!

那些年,我们都爱查字典!

不由想起我上小学那会儿,低年级的时候是一本从哥哥手里流转下来的旧旧的《新华字典》,成人手掌大小,升到四年级,父母才在我的强烈要求下,为我添置了一本梦寐以求的崭新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32K。

虽然很厚很重,但我仍旧乐此不疲地把这个大部头每天搁在书包里背来背去。一上语文课,就郑重其事地请出来,放在课桌一角,凡是遇到不会的生字词,立刻就会想到求助字典。

当时的语文老师也很鼓励我们查字典,同学们的劲头也很足,每次老师讲到一个生字,同学们就纷纷开始翻字典,甚至暗暗比拼谁查找得更快更准确。

图源网络,侵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侵删

记得那时班里有位鹅蛋脸,嘴角有一颗小痣的女同学,她查字典的速度总比我们快。

她也是班里第一个拥有《现代汉语词典》的同学,当时大部分同学跟我一样,用的都是小小的《新华字典》。

因为她总能第一个查到生字,老师经常表扬她,所以我们也“见贤思齐”,陆续换成了跟她一样的大词典。

时至今日,我仍然能回忆起当时手捧着这本沉甸甸的字典时心底的那份雀跃和好奇。

我仔仔细细地用挂历纸给它包了书皮,也扎扎实实地借助它认识了很多生字词,后来升上高年级,使用次数逐渐减少,但它仍然被我珍藏在书架上,直到高考结束才有点不舍地赠予了亲戚家的孩子。

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孩子还需要字典吗?

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孩子还需要字典吗?

孩子一年级学完拼音后,我教了他如何使用拼音字母检索生字。

等他开始学习偏旁部首时,我又教了他部首查字法。

但我慢慢发现一个现象:孩子在写语文作业时,遇到不懂的字词句,第一时间竟是打开平板电脑喊Siri,对躺在书桌一角的字典不闻不问。

出于自己读书时对字典的偏爱和深度依赖,我几次提醒过孩子尽量多使用字典,但收效甚微。

我问他:“你为啥不爱用字典呢?

他回答:“查字典好麻烦啊,喊一声Siri,它很快就帮我查好了,又快又准,还不耽误写作业。”

图源网络,侵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侵删

为此,我专门访问了身边几位学龄娃的家长,调查他们的孩子平时是否会主动使用字典来查生字,结果收到了五花八门的回复。

低年级娃的家长说:“平时经常用字典,很少问度娘,因为学校老师有要求。”

高年级娃的家长说:“一二年级的时候用字典多,四年级以后就经常用手机上的词典APP了。”

还有位高知妈妈调侃道:“绝对不查,爹妈就是娃的人工字典,”并附带一句俏皮话:“找字典,查字典,收字典,字典砸脚上医院!”

可是,爹妈离校多年,面对改版了这么多次的小学课本,总有犯难的时候吧,这时候咋办呢?

“孩子自己上网查,”这位妈妈认为,现在的网络搜索完全可以替代字典检索,孩子们学查字典都多余,“虽然查字典可以扩展阅读,但浪费时间,我都不查字典,成年人的选择最能说明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

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孩子学习生字词,前有Siri、小度随时待命,后有各类字典APP追着加持,我们还有必要教孩子学习查字典吗?

教育部这样说!

教育部这样说!

先来看看教育部怎么说吧!

在今年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中,第三部分“课程目标”的“学段要求”里,是这样写的:“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第二学段(3-4年级):能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来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
来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

第四部分“课程内容”的“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里,也同样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音序检字法。

来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

在第六部分“课程实施”中,新课标对语文老师们提出了这样的教学建议,即“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来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

很显然,针对孩子是否需要学习查字典及应该掌握哪种检字法,教育部已经给了我们肯定和明确的答复。

曾经被视为小学必修课的查字典,家长们小时候深度依赖过的学习工具,并没有因为搜索引擎和手机应用的蓬勃而被国家“打入冷宫”。

老师和网友这样说!

老师和网友这样说!

图源网络,侵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侵删

有资深的小学语文教师表示,查字典与网络搜索的目的看似一致,都是为了找到生字的正确读音、字意和组词,但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查字典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查字典还包含了一个认识和熟悉音序、偏旁部首、笔顺笔画和汉字结构的过程。孩子从课本上学习到的音序歌谣,在查字典时得以运用。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的我常常一边念叨着字母歌,一边按照歌里的拼音顺序翻找生字。部首查字法则可以让孩子认识很多相同部首的汉字,大大提升了孩子的识字量。

这一套完整的流程下来,孩子也能逐渐感受到,学习是一个需要自己切切实实动手动脑的事情,并从中收获成就感,就像我小时候班里同学们比拼查字典,谁都想成为那个在最短的时间里第一个找到目标汉字的人!

知乎有位网友则提供了一个另辟蹊径的高赞回答,大意如下:查字典是很好的算法实践。学习查字典本身就为孩子提供了一种数据结构的认知,比时下流行的少儿编程更具有实际意义。

查字典的过程,就是孩子具象化理解“目录”、“索引”、“排序”的过程。

翻字典充分体现了什么叫做“算法优化”。

以“慷”字为例,在第11版《新华字典》里,“慷”字居第265页,而这本字典有708页,还不算封面、封底等。在已知“慷”字读音和部首,需要查询字意或组词时,怎样做到跳过拼音索引或部首目录、检字表环节而快速地翻到这一页,找到这个字呢?

我们一般会这么做:先快速翻到字典约1/2的位置,再将所翻到页面的拼音与“慷”字读音进行对照,从而决定该往前翻还是往后翻,在此涉及到了一个编程术语“遍历”,本文科生就不做赘述了(当然,也确实赘述不了)。

这样一想,读书时班里那位查字典总是NO.1的女同学的秘密,好像破案了!

图源网络,侵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侵删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孩子就得放弃使用互联网的搜索工具和词典APP了呢?

当然不是,这点可以从教育部支持语文教学探索与时俱进的方式的建议里举一反三。

互联网搜索带来的不仅仅是速度,它区别于实体书籍的展示方式和对知识的扩展发散,决定了它足够成为字典的延续和补充。

高年级的孩子,在已经熟练掌握查字典的技能之后,完全可以适当地使用互联网搜索的,比如,在校时用字典,在家时用互联网。在此提示孩子控制好使用电子工具的时长,注意保护眼睛。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觉得内容对你有帮助,记得顺手点个赞哟~你轻轻地点赞是我持续写作的动力,谢谢你,mua~

【作者简介】澄心,『澄心记』主理人,传播学硕士,自由撰稿人,结婚十二载,育有一头吞金兽,记录真实的婚姻情感、个人成长故事,聚焦社会热点、解读独到观点,立志要靠写作实现经济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