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一天的9月30日,央广军事发布了一部名为《东南西北“00后”战士传递钢枪》的短视频。

其中一名22岁的战士王新超,手握钢枪庄严宣誓保卫祖国。他身后的路标牌上赫然醒目地写着“加勒万河大桥”六个大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似普通,蓝底白字的路标牌,展示着我们坚定守卫国土的决心!

这意味着什么?

这个路标牌的出现,说明加勒万河大桥已经建好了,那么连接桥梁的公路也应该建设完毕,加勒万河谷地区已经完全由中国实际控制,印度再也别妄想非法越过河谷,对我们中国的核心领土主权进行挑衅!

加勒万河谷地区,位于中印边界西段阿克赛钦西部,坐落在喀喇昆仑山和冈底斯山山区。这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坡度达到了40度以上,山高坡陡,交通不便,高寒缺氧,自古以来便荒无人烟。

印度一直觊觎这条崎岖蜿蜒的河谷,几十年来便一直以逐步蚕食、侵入的态势,偷偷地越过河谷来达到侵占中国领土的险恶目的。

在历史上的1962年,印军114旅5个营约5600人,分散配置在加勒万河谷地区300公里正面的77个据点内,妄图以这些据点为依托,一步步侵吞由中国管辖的阿克赛钦地区。

当年10月20日,中国西线边防部队在两个榴弹炮团,两个92炮营,一个85炮营,一个迫击炮营的强大炮火掩护下,从印军侧后的西、南两个方向,向侵入加勒万河谷南北两端的印军据点,实施进攻!

战斗仅仅持续了2个小时,中国边防部队一举击溃自称精锐的印军114旅,攻占了加勒万河谷,拔除掉了所有印度修建的非法据点,肃清所有来犯印军。

然而在2020年,印军再次来犯,又开始偷偷摸摸地修筑哨所,站住脚跟后便一步步向前挪动。而印度媒体则倒打一耙,大肆炒作并妄称中方“越界”、“越线”,推高中印边境的紧张氛围。

紧张的边境事态最终导致了加勒万河谷又一次发生了大规模的对峙和冲突,这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

在这次冲突事件中,我们牺牲了4名英勇的边防军战士,重伤了一名团长,举国震动!事后,国家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三位英雄战士,追记一等功!

我们的战士为了敌人不踏过他们身后的国土,倒在了加勒万河谷边,鲜血染红了那潺潺却又冰冷刺骨的河水。从那一刻起,我们中国就下定决心,印度人永远都不能再染指加勒万河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方曾经展示过的与加勒万河谷冲突有关的照片。用事实来告诉全世界,印军在这里永远讨不到任何便宜!

尽管加勒万河谷地区环境极为恶劣,但凭借我们中国全球第一的基建能力,我们还是迅速建成了大桥与公路,在基建工程方面印度与我们根本不在一个档次。有了这些桥梁公路,我们的坦克、大炮、火箭车就能在几个小时内迅速调动至前线区域,将黑黝黝的炮管朝向印军!

此外,今年4月份中方在班公湖上也修建完工了一座大桥,其他相关的公路等也修建完毕。这些都是重要的战略保障基建设施,一旦印军妄动,我们的重型火力装备就能迅速调配,印军就必须得掂量掂量。

除了运输军事装备外,这些桥梁和公路还能给我们的边防军战士运送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运输建材以搭建牢固的营房,让我们的战士在高原的生活不再那么艰苦。

尽管在中印边陲的高海拔地区施工不易,耗资巨大,但只要修好了这些基建设施,我们就能牢牢控制这些地区。加勒万河大桥的建成通车,极具战略价值,对维护我国边境安全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也可以告慰那些牺牲于此地的英雄烈士们,他们用生命与鲜血捍卫了我们神圣的国土,而我们也必须确保祖国的大好河山,不能丢失一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