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安县志》简体标点17.建置志.公署、学校1

《新安县志》简体标点17.建置志.公署、学校1

新安县志卷之二.邑人 高景 辑

2、建置志

按考:天下扰于多事,而弛于不事事。为不急之务,营不时之役,是扰也。避嫌、避怨、避劳,废不举,弊不修,是弛也。则建置皆宰邑者之所有事务,俾民忘勚而殚厥绩,是亦誉望隆归乎!作建置志。

2.1公署 2.2学校 2.3祠祀 2.4仓廒 2.5马政

2.6兵防兵变附 2.7坊表

2.1、公署

廨署碁布而新邑尠异,县治外寥寥数构耳。清室则中夏含霜,馨庑则穷年罗鸟,可谓邦有湫阨而踡跼者矣。志公署。

县治设于城之内偏东,为堂五,楹扁曰:“牧爱堂”。之前为露台,中甬道,为戒石坊,铭曰:“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此宋太祖谕孟昶语,元世祖刻于郡邑以警守令者。坊柱联云:“眼前皆赤子,头上有青天。”又南为仪门,左右各有翼门,门东为迎宾馆,后为土地祠;西为典史宅,宅南为狱直,南为大门,扁曰:“新安县”,联曰:“水绕荒城临皓月,民居草泽被春风。”堂之东为库房,后移库于堂之西;南为仪仗库,西为翊政亭。堂之左右翼为六吏房,其左曰吏、曰户、曰礼、曰马科、曰架阁库,右曰兵、曰刑、曰工、曰招房、曰承发科。堂之后有门,门内有堂,曰“槐荫”。东西各为书房一区,后为知县宅。厅事五楹,有两翼。又后为先月楼,三楹。邑令罗启先建。

邑令(此为页末,后面整两页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2、学校

学所以厚伦正俗也。爰自虞庠育馆,汉室开设官师,则受邑而制古远矣。至明兴,复为申饬,慎勿蹈农战不休、文儒是竞、使学宫鞠为茂草其可。志学校

庙学,金元在三台,有山长以主其事。

明永乐六年,移今治东南隅。始建大成殿,三楹,东西庑各七楹,櫺星、戟门各三楹。戟门左曰:“名宦祠”,右曰:“乡贤祠”。櫺星门外,东西两坊,旧曰礼门、曰义路,今易“德配天地,道冠古今”。櫺星门西为儒学门,三楹,一径深远,折而东为角门,入门而北为仪门,再北为明伦堂,五楹,在大成殿后。两斋各五楹,东“日新”,后易“进德”;西“时习”,后易“修业”。神厨学仓,各一楹。

永乐六年,王公全创建。后李公缙、赵公俊、焦公祥、谭公绶修。至周公伦始广其制,王公举、李公昇、蒋公学成、王公德新稍巍其观。

至万历四十六年,大成殿露剥。学慱陈公盟、王公瑞图率诸生仇立爱、刘刊重、白0、张鸿儒等申请重修,陈公盟勒石于壁,林公胜选、危公思谦大修,学慱孙胤奇撰文。

崇祯中,训导邬萃重修。

卧碑在堂壁,今不存。教谕黄公榜制一木牌,在明伦堂

敬一亭,在明伦堂后。至世宗皇帝御制《敬一箴》,注释《视、听、言、动、心五箴碑》,邑令张公廷玉重为修葺坚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